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位君主称霸,其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只可惜纵使英雄,终有垂暮。我拿出卷轴开始宣告:楚庄王熊旅,郢都人士,病故于辰时,享年41岁。由灵魂牵引使翼引渡至灵虚转生,即刻启程,不得有误。
霸业初成,我就病故归天,不甘心啊!他开始哭诉。
哦?是吗?我顿时有了兴趣。说来听听,你有什么不开心的说来让我开心开心。
楚受封于周成王时,活动于汉水和长江中游之间,居于群蛮之中,一直排除在诸夏之外,进入春秋时期不久,国君即自称为王,后被周惠王授为南方夷越之长,是春秋时期诸国中疆域最大国家。与晋国“历代有强卿”不同,楚国“历代有名王”,故能长久强大而最后灭亡。
楚穆王十二年去世,我以嫡长子身份即位,我即位时年龄尚不足二十岁。我在位时正值晋国霸业中衰,无力外顾之机,但楚国内外也存在颇多困境。
我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当时
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之中,这不单是因楚穆王去世而引起的。早在之前,楚国就因令尹成大心之死而发生动荡,楚穆王任命成大心的弟弟成嘉继任令尹,屈从于若敖氏家族的属国舒国及其附庸宗、巢等国背叛楚国,于是成嘉率军讨伐舒国,俘虏舒、宗两国国君,并且包围巢国。
而后成嘉、潘崇决心彻底消灭叛乱势力,率军再次出征,而派公子燮与斗克镇守国都。斗克曾为秦军所俘。崤之战中秦军惨败于晋,急于联楚抗晋,才将斗克等人释放回国。斗克回国后一直郁郁不得志,而公子燮欲替成大心为令尹却败给成嘉。公子燮与斗克二人臭味相投,很快就有了谋反之心。
穆王十二年秋天,公子燮、斗克趁令尹成嘉出兵征战,宣布郢都戒严,又使人行刺成嘉,阴谋失败。成嘉和潘崇迅速回师围攻郢都。八月,公子燮和斗克挟持楚庄王从郢都突围,准备外逃,另立政府。途经庐地的时候,二人被庐大夫戢梁诱杀,我这才得以获救,重返郢都为王。
想不到你和宠儿一样也有一段令人难忘的童年。看来自古英雄多磨练,果然不假。
我即位之初,沉迷声色,荒于政事,并下令拒绝一切劝谏,违者“杀无赦”。大臣伍举冒以进谏,称楚国南山有一大鸟,栖息三年,不飞不鸣,不知是什么鸟。
当时我很纳闷这大鸟三年不飞,是什么缘故,我就下令将南山上的鸟全都捕猎杀死也没有明白究竟为什么?可是自此南山再也没有鸟叫了。
随后我玩腻了,开始奋起图强,先后任用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整顿内政,厉行法制,百姓安居乐业,兵力日益强盛,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为我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
我记得这几个人都不是什么善茬吧?
不错,伍参好色、苏从好酒、孙叔敖好歌舞、子重有断袖之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