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一个老太监走了过来,展开了一方明黄色圣旨,独有的鸭公嗓慢慢说道:“众学子听旨!”
他们知道那是个幸运儿已经选了出来,连忙跪在地上,希望可以听到自己的名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以下人等随咱家到殿上听封!张直禄、马玉华、田友、刘福强、陈永明、李大威、朱齐人、刘炳家、林山岳、钟跃!”
那些名字被念到的人喜出望外,连忙磕头喊道:“谢皇上恩典!”
“其余人等的排名也出来了,待会儿会贴在宫门外,各位留在京中,户部自会安排你们的!”太监收起了手中的圣旨,对着众人微微鞠一躬说道:“咱家在这里祝各位大人们,前途无量,好好为国效力!”
“谢皇上恩典!”众人再一次磕头,然后那十个人站了起来,喜滋滋的随着公公一起往殿外走去,剩下的人则在互道恭喜,并且带着些许不甘的继续留在了偏殿。
那十个人春风得意的排着队走在崇元殿内,他们已经是进士之身,无论如何已经是光宗耀祖了。陈永明则显示的更为得意,他已然看到了状元之位在朝着自己招手!
在看到陈永明走进来的时候温丞相微微皱了皱眉,然后往殿外看去,不知道温思归和沈潆弘已经走到哪里了。
楚皇正在座位上看着他们写得文章,眉头一会儿紧锁,一会儿舒展。看得出十分的认真。底下的一群人都紧张的捏着自己的拳头,希望从皇上口中听到自己的名字!
“李大威!”楚皇从其中抽出一张说道:“你的论述条理清晰,不矛盾,不过就是可行性差了些。”他指着其中一段说道:“朝廷遣将镇边,以兵威使民服。这个想法是可以,但是一来朝廷如果要分出那么多兵去边疆,那么如果遇到交战的时候想聚集人马不就麻烦许多了吗?兵权不能分!除去这个,你别的建议倒是中肯。文笔也不错,就封你为探花吧!”
李大威大喜过望,连忙磕头谢恩。
“马玉华,你不错!”楚皇笑容舒展了一些说道:“但是就是太过于拘束了,许多建议都是点到为止,你是故意在吊朕的胃口吗?”
“不!”马玉华落落大方的说道:“政策的拟定与施行中间经过无数人的手,不敢保证能和施行者的心意一致。草民是在最小的误差下给出的结果!”
“是个谨慎的人!不错,朕封你为榜眼,你上边儿的建议,自己去实现吧!”
“谢皇上!”马玉华开心的磕了一个头。
陈永明的手都在抖,他知道马上就要叫到他了!
但是楚皇看着一张卷子,迟迟不肯唤人。时间慢慢的过去,陈永明感到自己的膝盖跪得有些发麻,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的低着头,想着怎么还没有叫到自己!
“陈永明!”终于,皇上叫出了他的名字,陈永明应了一声,快速的挪到了殿前。
“你这文章······写的的确是众人中最好的!只是······朕怎么好像哪里见过一样!”
听到这句话,陈永明头皮一阵发麻,手也渐渐地颤抖起来。难道说,皇上知道这篇文章不是自己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