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book_text_content">
红樱回到家乡有十几天了。她的心情宁静而又满足。在外面打工两年多,有一种流浪,无所归依,找不到方向的感觉。每次从家里出门,或是从外面回来,背着那大包小包,偶尔会觉得自己很像一条流浪的小狗,为了生存四处漂泊寻找裹腹的食物。在雨水多而阴冷的天气里,天地间就更增添了一种萧瑟和悲凉。
家里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依旧贫穷,瘪瘪的钱包里虽然钱少得可怜,仅有薄薄的一层,但亲人之间的温情足以弥补这一点,心安即是家。更遑论的是,她处在痛并乐着的学习中,早把打工的滋味给抛到九霄云外了。
漳镇离红樱家的村子不远,大概有3公里,骑车只需要十多分钟。红樱回家第二天,就到镇上的文化培训中心交了钱,要300块钱,是这一期为期半年的会计培训班的学费。说是半年,其实就一学期,大约五个月,完了就放寒假过春节。另外还交了买教材的钱。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收费,毕竟是政aa府支持的培训项目。培训班从9月1日就开始上课了。一周上5天,两天休息,比上班还轻松。
红樱从小想象力丰富,喜欢看五花八门的书,写起作文来十分感人。她属于那种比较感性的人,因此学会计学,这种偏向于理科的东西,就不是那么一件趣事了。
一字一句,一点一滴,她勤勤恳恳地啃起了教材书。某些生僻的字眼,难以领会的理论,她会查词典,问老师,或者跟同学讨论。她沾沾自喜地说,她可真是个勤学好问的好学生。她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有时会握紧拳头,举在胸前,对自己说:“困难就算是一座大山,我也要攀登高峰!”或者给自己打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学习之余,看书就成了她的最大爱好。经常去镇上的共和街上,那里有两家相邻着的书店。书店只有一层,是那种宽有3米多,长约十米的长方形店面,幽深而昏暗,大白天都要开着好几盏日光灯,借着明亮的灯光才能好好翻阅。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两家书店的书真的不少。而且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地设置了很多小专柜。红樱对书的态度是来者不拒。她呀!一走进书店,什么书都看,总觉得时间过得飞快,总觉得书店老板和雇员的眼神很让人担忧——是不是光看不买,她们会很不高兴?那是肯定的,红樱也心知肚明。可是,自己也不可能每次来都买呀!也没那么多钱不是!所以偶尔实在是对某本书爱不释手,并且书的价格不是太高,红樱才会把它给买下来。
舍不得花买书的钱,又不好意思常常光看不买,迫于无奈之下,红樱眉眼一扬,想出了两个办法——租和借。
书店里有一个专柜,是出租书籍的,每一本书上,为了保护书本,都订上了一种厚厚的硬纸板,大小和书的规格差不多,书的侧面是类似于麻布的红色,封面和封底是土黄色,用特制的黑色长图钉紧紧地钉上。外表看来一点也不美观,但很好地起到了防止书本脏污和褶皱的作用。花上5角或是1元,就能租一本书看上一天。红樱看书的速度很快,从不白费租金。
红樱村里有个老人,是个原先在大城市里上班的退休老干部。他家住的是那种两层小别墅,在村子里是数一数二的。红樱以前跟着奶奶去过他家里一次。(奶奶爱钓鱼,那个老人家也爱钓鱼,常常在河渠边相遇,因此比较熟悉)他家里的书很多,摆满了好几个书架。那书架是黑黝黝的木头做的,据说是什么楠木,摸起来光滑得很。书架上还装上了玻璃。那老人家很是珍惜他的书本,再加上他看起来很严肃,村里的小孩绝大多数都有些怕他,红樱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