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钊感动地看着哥哥,易晓刚则又撇嘴了。
“就知道心疼他!我就知道你最偏心眼儿了!哥你以后要一碗水端平,不能总那么偏向钊钊,不然我又嫉妒了。”
赵敏启的脸一沉,立刻给了易晓刚一巴掌。
“要不要脸!这样的话以后不许说!还嫉妒,你是娘们吗?你敢嫉妒我就打你!告诉你易晓刚,从现在开始,我不可能再像以前那么纵着你!你大了,一身臭毛病,现在不帮你扳,以后想改都来不及了。今天既然说到这儿了,我还就要给你立立规矩。首先,我不要求你要像钊钊一样,上学上得那么好,总考第一名,但起码得把该学的都学到手,起码不能不及格!我告诉你,晓刚,钊钊有钊钊的事业,以后这酒厂的经营,说到底,那得靠咱俩,知不知道啊!看看现在的大爷和我爹,那就是我们俩的将来!你要是总这么不学无术的瞎混,将来怎么办?我说得你懂不懂?”
赵敏启的一巴掌,一番话,让易晓刚差点流了眼泪,原来哥哥心里一直都是有自己的。是自己不争气,没跟上他的脚步。
欧阳钊也钦佩地看着赵敏启,不住地点头。
长大以后,欧阳钊跟很多人多说过,我哥就是天生的领袖气质,与生俱来就有王者的霸气。
赵敏瑞听到这话时,曾经无情地打击和嘲笑过他:一个买酒的掌柜的,还领袖,王者!欧阳钊你这叫情人眼中出西施好不好?
当时把欧阳钊气得几乎跟她翻脸,还好有易晓刚在旁边,并且坚决地站在了欧阳钊一边,坚定地表示赵敏启就是领袖的坯子:给他一个国家,他就是国王;给他一个军队,他就是将军;给他一个工厂,他就是掌柜的!
说完这番话,易晓刚得意得要命,因为已经是名满津城的大律师欧阳钊给他鼓掌叫好。
赵敏瑞狠狠地瞪了他们两个一眼:你们俩一对儿臭不要脸,就是赵敏启的狗腿子!
如今,晓刚听着哥哥说到以后自己的责任是跟哥哥一起负担起赵家酒厂,激动得心情真是难以言表。眼睛里含着眼泪,鼻子都憋红了,磕磕巴巴的,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哥,你……我……你真的……我……我懂事,我……我好好学习,我……我懂了!”
易晓刚语无伦次,伸手抓住赵敏启的胳膊,一副讨好的样子。
欧阳钊有些委屈地凑到赵敏启的身旁,也拉着他的胳膊。
“哥,怎么叫我有我的事业,我也要和你们一块儿经营咱家的厂子。”
赵敏启爱抚地拍拍欧阳钊的肩膀。
“钊钊,你的未来跟哥哥们不一样,你的成就也不是哥哥现在的能力所能预知的。但一定是很远大。你做得事会比我们大很多。”
欧阳钊使劲儿得摇头。
“等我毕业以后,我就把大马的种植园买了,咱们一块跟着爹干。等爹老了,就跟着你干。”
易晓刚立刻表示欢迎。
“好!太好了!到时候咱们把宅子也都盖在一块儿。三个大宅子连一块,那就把整个大直沽全震了!多好啊!钊钊,你可得说话算话,到时候可别不舍得卖大马的园子啊!”
欧阳钊认真地点点头。
“放心吧,我肯定卖了。”
赵敏启狠狠瞪了易晓刚一眼。
“你闭嘴!”然后耐心地对欧阳钊说:“你读过那么多的书,又那么有见识,别说这么傻的话。我们长大以后,都会有各自的人生。打个比方把,我们会象天上的星星,虽然站在不同的位置,却永远不会相互妨碍,只会相互照耀。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可能会越来越短,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感情会变淡,我们的关系会变远。”
欧阳钊和易晓刚一起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赵敏启,哥哥的话让他们的心好像突然又打开了一扇门。
“我比你们俩大,这些年虽然很多苦是咱们一起吃的,但感悟是不一样的。钊钊还记得咱们跟周道台说的话吗?”
欧阳钊点点头:“记得。你说了你为什么要把周道台的《东游日记》,日记寄给我,因为你看了书以后,知道了光凭一腔热血打不赢外国列强,我们不改变,穷,就要被欺负,更得不到尊重。要报国,就要从自己做起,好好学习,踏实做事。”
赵敏启目光变得异常坚定,说出的话也更加地铿锵有力。
“实业才能兴国,实业才能救国!我最喜欢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里的这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