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陈慧芳首次出过门所遇之难事,给她的感触很深。她深深地感受到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现在的她,就交通而论,她还不如城市的一个五岁小孩。陈慧芳是个实在的人,她并不虚伪,她明白只要用心观察,这些生活上的问题对她来说不是问题,只不过是段适应过程而矣。同时,她也知道,“社会”本就是一所深不可测的大学,每步她都必须从头开始。所以,做什么事都要十万分小心。
为了等车,不能去搞明白那路与桥的问题,但陈慧芳本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就在火车站转来转去。一些骗人的把戏、火车站一些“工作人员”穿着制服诈取的行为,让她长了见识。最让陈慧芳尴尬而无奈的是六七十岁老大爷、老奶奶为了乞讨竟然不惜下跪,马上打发一个就会接二连三的跑来很多。这让她的心揪得很紧:一个文明城市,咋就有那么多的乞讨者堆积在这样的交通繁地,乞讨的方式让人无法拒绝。
陈慧芳更加坚定了人闯荡成人的决心。家乡的学校她想她是建定了,因为她的家乡也很穷、很落后。只有让乡亲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观念。同时,也才能真正为家乡做了贡献。
陈慧芳是个感情型的人。她有着年轻人的那份热情、冲颈,更主要的是她不怕苦不怕累。但却怕别人的脸色,受不得半点气。做什么都光明磊落,总是力求做到最好,不让别人说闲话,这些年她一直是这么做的。
所以,她有什么苦水、泪水都不会表现出来,更不会向别人倾诉。表面上看,人人都说她很坚强,其实,她的内心非常的脆弱,只是不愿向别人表露自己的感情。很多时候,她也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可十九岁刚离校的她没找到可心的人儿。她想,走入社会,应该会找到能让她信任,说说心里话的人。她带着这个梦想踏入了人生的旅程。
九月份的天在西南不是很凉也不是很热,但贵阳的天黑得早些,夜晚却透着凉和寒冷的感觉。陈慧芳整天都没吃碗热的东西了,她看到候车入口处的指示,自己坐的车次可以进入候车室了,因感到一阵凉意,不管时间是不是还差三个多小时,都进去再说,。总之,候车室可以避风。
第一次坐火车的陈慧芳根本不知道怎样去走,每一步都要看清指示,根据广告指示到达候车室,却怎么也找不到她要乘的车次指示牌。心想是不是走错了。于是,问了穿着铁运标志制服的工作人员后,告知她来早了,让她花十块钱买了张票到另一个候车室等候。她根据工作人员的指示走去,走了很多房间都找不到通往候车室的门。问了很多人,都被别人随手一指。这不打紧,别人的随手一指却让她把贵阳站的楼道都走遍了,才找到了花了十块钱所谓的候车室。(上了火车后,她才听别人说是茶室)
出门在外那能事事顺利,万事都得跟别人学。候车室里有电视、热水,看着别人怎么做跟着点就行。虽然工作人员会用喇叭叫喊列车的开向和检票时间,但候车室太吵,很多时候根本听不清楚。尽管陈慧芳此时很想学着别人睡一下,也只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生怕耽误了行程。
终于可以上车了,陈慧芳跟着人群到了站台,看看车票列车标示也明白怎么找,找到车厢和座位才松了口气。
列车缓缓的从贵阳站始出。火车上的人吃饭的吃饭,除了同行的人,相互都不打招呼。陈慧芳也不愿直接跟陌生人搭话。心想:人生就如同火车一样,有个起点和终点。成长的过程好比列车行驶的旅程,人生的每个转折点就是列车的停站点。可陈慧芳知道,前方的路会很艰难,可能有风暴、沙漠、雷雨…………但她不知道这个站点的出发还要经过多少个站点、多长时间,她的人生列车才能驶到她梦想的那个站点,那怕是个中转站,她希望能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