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白眼不怕,陈慧芳的母亲想尽一切办法,以为亲戚之间会帮忙,谁承想都告诉她大学没什么读的,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都打工。眼前的难关跟打工之利比起来,陈慧芳的母亲改变了心意:放弃大学。当她征求陈慧芳的意见时,一向理解父母的陈慧芳此时能说什么呢?她也明白这些天母亲为了帮她凑学费东奔西跑的状况。父亲也是为了她上大学才出门打工的。最近几年来父亲都不曾外出,因为她上大学才想在外多挣些钱。陈慧芳的心很平静,这个时候,就算她的心里有多少的苦水都只能往肚里咽。她不能为了自己非上大学而逼死自己的父母啊!
这样的例子陈慧芳曾听说过。她的母亲有些许的愧疚。陈慧芳强忍住自己内心的痛安慰她的母亲:“妈,别想太多了,四年的大学我最少要花两万块钱,不上大学我用四年时间却可以挣两万块钱。我已经很满足了,能高中毕业我应该感谢您跟我爸。”
陈慧芳的母亲觉得合情合理,还得到女儿的安慰,也算是女儿想通了。
自从小时候因家中遭人命变故后,陈慧芳都非常懂事。俗话说得好:环境造就一个人。是啊,这些年,陈慧芳看惯了别人的眼色,体会到了人情世故的厉害。再苦再难她都宁愿独撑下去,也不低头向人乞求。之前在县城读书虽说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但毕竟都是小问题,咬咬牙就挺过了。
表面上,她装没事的样子,晚上,,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从来没有这么消沉和无助过。19岁的她有了“青春期”的初始萌动:好想有个坚实的肩膀,哪怕就只是靠一靠,哭一哭也好。可惜,她只能孤独的承担这一切。白天她母亲不在家,她依然理好家务,处理好田地间的事。只是很不愿意说话,忙完后直接躺在床上继续发呆。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半个月。
她回想,从小到现在,应该是命中注定她与大学无缘。曾经,陈慧芳睡觉从不曾枕枕头,八岁时(小学二年级)因在外婆家过年,在她三舅家新房睡觉,外屋烧着炉火,在里屋睡觉的她和另外两个小孩都差一点煤气中毒而死。此后,带走了她超强的记忆力,睡觉也必须枕枕头,而且还要枕头枕高些才能睡着,时不时还伴着头痛。这些她的父母没放在心上,她也没有意识。
半年前,莫名的一场病痛不但加剧了她头痛,还让她的智慧大打折扣。六年来坚持的梦想----------军校成了虚设。把这些的遭遇连在一起,陈慧芳不再那么痛苦,而是坚强的站了起来。
她认为,这是宿命,不怨任何人。继而就跟其母亲商量出门打工。她很不想等到专科批都录取了自己还在家里呆着。她无颜面呆在家里,必须尽快离开家。
陈慧芳打电话联系了当年在厦门打工的哥陈伟,匆匆忙忙收拾好两件衣服就准备告别家乡。走之前安慰好自己的母亲:妈,别再想了,相信我。打工我也一定闯出条路来。母亲担心她从来没有出过门。而她坦然的说:“没关系,我不是认识字吗,不用担心。我到了哥那儿我给您打电话。”
作为母亲的不忍却没办法,打了四个鸡蛋炒饭给女儿送行。陈慧芳那里吃得下,长这么大,最远的地方就到过县城,从不曾出过远门,只吃了一小点,背着包离开了。不曾流泪,也不曾回头。她怕回头看到母亲依门而望的表情会让她不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