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将燃尽的香烟灼痛了我的食指,我意识到我该走了,扔掉手指间的烟蒂,我掏出钥匙拧开了电动车开关。
这时一阵清脆悦耳的车铃声突然从我身后响起,我条件反射般的顺着声音望去,忽然间眼前一亮,是她,那个叫做杨欣然的女孩儿,自行车车筐里装着几根豆角和为数不多的一点儿面条,将要驶过我身旁。
也许是学校门口已经没有其他人的缘故,这一次,她的目光终于投到了我这里,当她的目光和我的目光交织在一起时,我瞬间读懂了她那明亮而优雅的目光,那种目光叫做陌生,仅仅只是看了我一眼,她便扭转头,向学校门口驶去,留给我的是她那婀娜多姿的背影,而她的自行车也离学校大门越来越近。
能有多少次这样的机会匆匆错过?这些天来,难得遇见她一个人,要是不开口,下次的机会将在何时?还会不会有下次?
顷刻间,我感觉脸上一热,我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对着她的背影居然喊了一声:“杨欣然!”。
她在仓促中刹住自行车,单腿点地,她一甩头,表情极为讶异的看着我,秀发在阳光下闪亮。
“是叫我吗?”她惊讶的看着我,明亮的眼睛里充满无数疑问,还没有轮到我开口回答,她又说道:“你怎么知道我叫杨欣然?”。
“我……可以认识你吗?”我说话都开始支支吾吾了,并且这开场白真的很傻、很没水准。
“但是,我不认识你啊”她说话简单明快。
我的大脑cpu开始高速运转,要是这次给她留不下深刻一点的印象,也许就没有了以后的也许,我引用了张爱玲散文里的一段话。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她若有所思的看着我,好像在品味刚才我说的那一段话。
而我在静静的等待她将要给我的答复。
“你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些?说这些又是什么意思,我们见过吗?”她的目光直视着我,表情充满了防范。
“这是张爱玲散文里的一段话,描述两个年轻男女的偶然邂逅,他们其实早就见过,只是一方忘了”。
“我们真的见过吗?”。
“见过!”我十分肯定的告诉她。
她脸上的表情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渐渐恢复平静。
她说:“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你是不是认识我们学校的某个老师?还是我的同学?我身边的人?虽然你知道我的名字,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曾经相识”。
这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女孩儿,她正在竭力分析我是怎么知道她的名字的,而且想到了各种渠道,并且继续断绝让对方搭讪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