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最近没空,有空会发的。字体错见谅啊。给大家发个课文啊,梅 兰 芳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上海沦(lun)陷。
日本侵略者打着“中日亲善”的幌(huǎng)子,找到了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请他到电台去为他们播一次音。虽然并没有明说播音的内容,但梅兰芳心里明白,他们是想利用自己的影响,美化侵略者的丑恶行径。于是,他便以去香港演出为由拒(ju)绝了。
然而,日本人并未善罢甘休,他们又“邀请”梅兰芳登台演出。梅兰芳平时性情温和,但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纠缠,他发怒了。他明白,虽然这场戏的大多数观众是普通百姓,但一旦应邀登台唱戏,日后如果日本人邀请去唱戏,去“满洲国”或东京演出,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回绝呢?于是,他又一次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著名画家丰子恺(kǎi)曾慨叹:“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ling)’,有几人欤(yu)?”作为当时的中国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便是其中之一!
当然,梅兰芳也意识到,只要他留在上海一天,日本人对他的骚(sāo)扰就一天不会停止。深思熟虑之后,梅兰芳离开了上海,来到了香港。
因为战乱,梅兰芳被迫滞留在香港达四年之久。在日军围攻香港期间,日本人仍然别有用心地邀请他。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唾(tuo)手可得。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他宁[ning]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香港沦陷后,日本占领军又三番五次地邀请梅兰芳登台演出。生活上的困顿,梅兰芳能够忍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危险,他也能坦然面对;但难以排遣的苦闷是:为抗拒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他需要太多拒绝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