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一听因为自己耽误了人家父子相见最后一面,不由得万分自责,管尔平反过来安慰老爷叫他不要介怀。”
“老爷无以为报,也不管自己岁数大小,当下便硬是拜了管尔平为兄长,只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愿把自己的女儿嫁与恩人的儿子,将来代替他侍奉恩人。”
“那管尔平推辞不过,只好认下老爷做兄弟,而且他也正好有儿子,就又答应了这门亲事。”
“当时老爷身上什么东西也没有,对方就拿了一个玉玦做订婚的信物,还写了婚书,说好两个孩子的差不多了年纪到了就来迎娶大小姐。”
“因为管尔平,老爷才能活下来,回来后对夫人讲起这事,我那时还侍候着夫人,所以知道,至于为什么对外要说是轻伤,也不外乎怕别人听说了幸灾乐祸。油”
“所以,对这桩婚事,老爷夫人十分看重,知道对方是做官的人家,因此一心一意要把大小姐教养好,将来出嫁去管家才衬得上对方。”
众下人纷纷叹息,原来大家都以为很好的一桩婚事后面有这么多故事,这么说来,大小姐那人人羡慕的婆家也未必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平民人家的女儿,嫁到富贵人家,那有得些苦吃呢郭。
郭玉娴听到这里,蹑手蹑脚地又回到床上去了,她不太明白昝妈妈话后面的意思,只知道姐姐将来的婆家很有钱很好。
昝妈妈后来病故了,那两年郭家的生意和田里的收成时好时坏,所以下人换了不少,知道郭玉塘这门婚事后面的故事的人也就不多了。
可郭玉娴知道。
她有时候就恨,为什么自己不是大姐,要不然,定亲的就是自己了;有时又恨父亲,为什么说亲事的时候不顾小女儿;有时又恨母亲,平白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都是将来要嫁人的,难道大姐嫁的人家才是好人家,所以要好好调教?
去年大姐被老虎叼去后,说实话,她心里有点窃喜,要是因此而改让自己嫁去管家,那该多好。
听说了要为姐姐上表请立牌坊,她心想,立就立吧,反正一个死人,什么也不知道了。
只是母亲的态度让她很不舒服,有一次又哭着说:“怎么被老虎叼去的不是你?”她便恼怒地说:“娘,难道你忘了你不止郭玉塘一个女儿,我同样也是你的女儿呀,你怎么到现在每天还只念着一个死人,不管自己身边活人会怎么想?”
娘怔怔望了她一阵,便掩面接着嚎哭起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哭,郭玉娴也不知道了。
所以,听说郭玉塘还活着的消息后,郭玉娴心里有点轻松:“好了,姐姐回来也好,起码能看见娘的笑脸,胜过每天整个家都在忧郁中过日子。”
看着姐姐的清瘦的脸和身材,郭玉娴也恨不起来,郭玉塘实在是一个不会引起任何人怨恨的人,她与世无争,不但从来不和她争什么,反倒时时让着她,包括去年把逃生的机会都让给了她,这叫她怎么好意思再去责怪姐姐抢了父母的爱心呢?
可是,这孝女牌坊的树立还是叫郭玉娴心中不爽,怎么什么好事都让姐姐碰上了呢?
她却忘了,去年自己同样有舍身救母的机会。
郭玉娴站在门口往姐姐房间那边看去,只见房门紧闭,鸦雀无声,她低声问雪静:“姐姐也去接旌表了吗?”
雪静摇摇头:“刚才夫人到她房里去了,好像是交待了什么,夫人走后,房门就一直紧闭着,里面没有动静。”
雪静好像知道她在想什么,窥探着主子的脸色:“二小姐,立了这牌坊除了名声以外也没什么好处,反倒处处要循规蹈矩,事更多。”
郭玉娴点头:“对呀,依着自己爱说爱动的性格,那不被憋屈死才怪,算了,也只有姐姐这个乖小姐才做得到,本小姐就不奉陪了。”
想到这里,郭玉娴的心情好了起来。
晚上,前来郭家祝贺的宾客纷纷离去后,郭家两口子回到了自己房中。
自从郭玉塘去年出事后,郭家的气氛一直低迷,到郭玉塘回来后终于开始好转,到了今天算是达到了顶峰。
郭夫人卸了妆,让下人退下,这才绽开了压抑了一整天的喜悦的笑脸,毕竟白天在外人面前不好太过外露自己的得意的心情。
“老爷,没想到我们今年是喜上加喜呀,玉塘好好回来了不说,现在又为她立孝女牌坊,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现在这么风光过,活到这个岁数上,有了这个,值了。”
郭宗山也像郭夫人一样喜笑颜开:“是啊,没想到玉塘那么为郭家争光。这一个多月里,我简直就像是在做梦。”
“玉塘真有福气!”郭夫人想着大女儿的获救、回家、旌表、婚事,无一样不让自己称心,笑得益发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