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贺仪式开始时候,太子像前要放一盆用旱地莲花和台参等特制的香汤。主持僧人点灯,上香,摆供,五体投地,三跪九拜,全体僧众念经,鼓乐齐鸣,颂谒成章,赞誉释迦牟尼为人类世界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经完,则用香汤沐浴太子像,浴完再诵经,亦舞亦唱,反复多次,法会结束,聚餐。然后,僧侣们分领浴佛香汤,各自回房兑开水自浴,以求早日修成正果。
那些善男信女们则是鱼贯而入,象下饺子一般,从这个厅堂拜到那个厅堂,在每个神像前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捐钱,跪下,磕头,许愿,而且比往日任何一次都更加的虔诚和庄重。
他们坚信,此时此刻他们离佛祖挨得最近,他们的祈祷因为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而最灵验,佛祖因为他们的虔诚也最能怜悯和垂青他们,他们所有的心愿都能得到佛祖的保佑。
而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这一天则更像是自己一个节日,十里八村的,山南海北的人们纷至沓来,如赶集一般。来参加在响水寺山脚下响水村的庙会。
天刚蒙蒙亮,卖各种东西的商贩就来到这里,抢占一个最好的位置摆摊,以便尽可能的卖出更多的商品。有挑担子来到,有推车子来的,也有开车来的。卖的东西吃穿用一应俱全,杂七杂八的难以分类。整个村子的各个巷口人山人海,在这人群中走几步都得把吃奶的劲使出来,偶尔不知从哪来的一声喇叭叫,吓得你一激灵,忙用手捂住耳朵,但又无处可躲。
这里的东西看着哪样都想买,很好玩,也好看,再就是便宜。可你要真的买回去,除了吃的以外,其他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实际之处。怪的是每个人来这里多多少少都要买上一样二样,似乎不这样就等于没来,其实这就是个乐趣。人是个群居动物,喜欢扎堆,到这里看的最多的就是各色人,不来抓肝挠心的,来了就舒坦了。
我这么一个与佛有缘的人,自然每年的这天都要来这里让佛光普照一下。说来也怪,好多人闻到寺庙浓烈的香火味,刺激的直捂鼻子,而我闻这个味道则上瘾,喜欢的不行,似乎这味道能洗涤我的灵魂,让我的心能得到慰藉。
以前我都是自己来这,我感觉这样能放得开,比如下跪,叩首,祷告,如果旁边站着一个熟人,我会觉得非常的别扭。今年是个例外,因为我有了妮子,她对僧啊,佛啊,不懂也不感兴趣,是我做了好一顿思想工作她才同意和我一块来。
“你不喜欢吃斋念佛,去了解一下佛教知识也好啊,至少还可以看看热闹,有趣的很”。我极力的怂恿着。
“那地方我也不是没去过,有什么好看的?”她一副不冷不热的态度。
交往这么久,我发现妮子对许多事情都不感兴趣,缺少许多人都有的好奇心,我想这和她的性格及成长的经历有关。往重一点说,她的心理年龄要远远大于她的自然年龄,我几次开玩笑说她好像有什么深仇大恨的。
当然,她嘴上说没什么好看的,但还是答应和我一起去庙会逛逛,看到我如此踊跃,她不想扫我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