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是荷花先说:“dear,i love you”,然后就是史三典回应:“i love you too”。
要是两人不是恋爱关系,他们肯定不会这样说的,关珊梅如此想着。
她哪里知道,这是史三典在吃荷花的豆腐才故意教荷花的,在家里的时候,荷花不懂这英语的意思,等上学后知道后,一是习惯了,二来心里也有了史三典,她满足于爱与被爱。
关珊梅渐渐的与荷花成了好朋友,她从荷花嘴里,才了解到史三典根本没有什么高手辅导,他是在忙于做生意,他要挣钱养家,而且是两个家。
关珊梅顿时泄气了,从她了解的情况看,史三典就是一神童,自己在学校也就坐稳了老二,根本没有机会当第一了。
更让关珊梅泄气的,是荷花说史三典同时参加两个年级的考试,而且都是绝对的第一。关珊梅这才明白为什么史三典交卷后急急忙忙外出,原来他是在赶场啊。
史三典连高三年级都考第一,说明他已经远远超过自己,八年的独占鳌头终于不再,关珊梅彻底失望了,自信心受到残酷打击,内心不禁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关珊梅钻牛角尖了,她想,自己辛辛苦苦,没白没夜的学习,加上教授母亲的辅导,都比不上一个整日忙于挣钱的农村少年,自己就是再学又有什么用啊。
从这天起,关珊梅再也不这么上心学习了,既不加班加点的熬夜,更不刨根问底的向老师请教,就连上课都不再认真听讲。
关珊梅的变化被老师发觉,他不明白,自己心目中真正的学霸关珊梅,怎么忽然变得懒惰和厌学了,他要找出这其中的原因,不想让自己的得意弟子从此消沉下去。
班主任找到关珊梅,与她谈心,从关珊梅的只言片语中,还是发现了些苗头,他估计使关珊梅厌学的罪魁祸首应该就是史三典。
关珊梅每句话里,都牵扯到史三典,她说史三典有福气,生就了一个聪明的脑袋;还说史三典是神童,一天书没看就能考第一;她还说,史三典就是学校的骄傲。
总之,在关珊梅看来,所有的运气和机遇都让史三典占了,自己就是再努力都是白搭,她就是不睡不吃的学,也赶不上史三典的一半。
班主任找到了关珊梅的病根,但要彻底铲除这个病根很难。他爱惜史三典,因为史三典聪明,能让自己得到名声的收益和心里的满足,要是把史三典调走,他死都不会愿意的。
从教师的角度,他更喜欢关珊梅,因为她才是自己真正的好学生,不仅聪明而且好学,是所有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只有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激励后学的标榜。
关珊梅有可能没有史三典在高考时考得好,但她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考来的,史三典要不是遇到那白胡子神仙老头,现在就是一种地的农村土疙瘩。
“关珊梅同学,你这么羡慕史三典,你知道他的底细吗?”班主任想开导关珊梅,完全忘记史三典对他的叮嘱,他这也是惜才心切的表现。
“一个农村少年,连大世面都没见过,他能有什么值得稀奇的底细?”关珊梅嘴上虽然这样说,但心里还是忍不住的痒痒,欲擒故纵般的回答着班主任的提问。
班主任听关珊梅一副不屑于顾的语气,心里更加着急,于是便把史三典说的传奇神话,添油加醋讲给她。为了强调史三典那恐怖的技能,他把老头一口袋书说成了几万册。
关珊梅是什么人,她可是大学教授的女儿,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她相信的只有科学。所以,当班主任唾沫星满天翻飞的讲述时,她依旧是一副无动于衷的神态。
“你这是听谁说的,世上哪有这样的事,一定是胡说八道的,没有一点科学依据。”
“我也感觉没有科学依据,可是,发生在史三典身上的事千真万确吧,你怎么解释这些怪现象?”班主任反驳道。
关珊梅没法解释,不要说她解释不了,就是中科院的专家教授们都解释不了。关珊梅想,班主任说的难道是真?世上难道真的有鬼神的存在?要不是这样,如何解释史三典的开窍?
关珊梅疑惑加迷惑,史三典身上有着太多的不合理,不仅不符合科学规律,而且还反科学,他真的是遇到了神仙?要是这样,中国古典名著里的神鬼传说都有可能是真。
“我一定要弄清他的底细,哪怕是为此付出血的代价。”关珊梅身上那坚忍不拔的品性再次显现,她下定决心了。
关珊梅确实付出了血的代价,只是这血不是痛苦的,而是幸福而快乐的,这些都是后话,我们以后会有所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