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战略目的在地图上已经初见端倪,正面强攻分路迂回包抄,只要日军华中派遣军南下,就会对徐州地区我军形成战略包围。
“各位,华北日军分路南犯,河北地区日军再次削弱,这正是我们涞灵集团军发展壮大的大好机会,各位看看咱们怎样利用这次机会,既打击了日军又扩大了咱们的根据地。”沈逸一身戎装手拿指挥棒在地图上指指点点。
虎子忽地一声站起身来,拿起一根指挥棒,在地图上指指点点说道:“由完县再次兵进保定,然后以保定为后方基地,兵进涞水、涿州逼向华北重镇北平,如此一来我们就能获得大片产粮区,由于日军北平受到我军的威胁,他们一定会抽调部队回援北平,这样既减小了第五战区的军事压力,还能进一步扩展我军的发展空间,大家看怎么样?”
一石激起千重浪,虎子的作战计划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又有很大冒险成分,大家围绕地图你一言我一语激烈讨论起来。
有的说,主力应该向着东南方向发展,这样不但能掐断日军一条铁路运输线,还能遥望山东,一旦时机成熟,部队可以向山东发展。
有的说,主力应该向东北发展,再次攻打张家口,张家口地区由于靠近塞外民风彪悍,打下张家口部队就会得到很多优质兵员,还可以形成对北平威胁之势,调动日军回援。
有的说,咱们干脆向绥远地区发展,哪个地区地广人稀民风彪悍,况且咱们的老冤家德王现在就盘踞在那一带,到那干一票我军不但会获得广大的战略回旋空间,而且德王的伪蒙军队正好可以为咱们补充优质的兵员,何乐而不为。
看着下面这些军中主要将领七嘴八舌的议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沈逸坐在那里不由得感慨万千,战争还真是锻炼人,这些二年前还啥都不懂的军中大将,经过二年的锻炼赫然已经成长为手握重兵的军中悍将。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这些现在还略显稚嫩的军官们在战略战术指挥上还会有大幅度提高,将来这里面兴许还能出一个绝世名将也说不定。
沈逸可是记得,前世著名的黄麻暴动中的某一个村,四百多个汉子参加了暴动,虽然经过历次战争大多战死,但是活下来的到最后最小的也是一位威名赫赫的少将,看来时势造英雄,古人诚不欺我。
沈逸和沈东阳相视一笑,现在这个场面是他们所乐意看到的,在沈逸创办的抗日军官速成学校里面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通过争论,各个不同的计划方案的有点和缺点就会越争论暴露的越明显,对于参加争论的人战略战术的提高有非常明显的好处。
经过激烈的争论大家的一件渐渐趋向于三个方案,一是向东南发展扩大自己占领地域的产粮区,那地方人烟稠密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兵员来源基地。二是拿下保定以宽大正面缓缓逼近逼近北平,这些地方同样是一个不错的产粮区和兵员基地,只要不过于靠近北平就不会刺激日军全力回援,把自己当成他们首要的打击对象。三是向东北方向发展拿下张家口,那里向北可以威胁内蒙的德王,向东可以威胁华北重镇北平,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
三个方案新鲜出炉之后,大家的议论渐渐停了下来,把目光看向稳稳坐在那里自己的大当家的,不管大家争论多么激烈最后拍板的还得是他们的大当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