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谭慕谨的地方,赵芸便看到他正与青衣和墨衣他们商量事情。这下,她明白青壬并没有骗她了。谭慕谨的俩护卫头子都在,这显然是在商量什么大事情了。不过,她还是不明白,因为就算有什么大事儿,应该也用不着跟她商量吧。
“见过姑娘。”
“见过姑娘。”
青衣和墨衣两人看到赵芸来了,急忙起身,分别跟她拱手见了礼。赵芸客气的回了半礼,对谭慕谨施礼后,才问道:“相爷,青壬说您叫我来有事情要商量。”
谭慕谨微笑着对她点了点头,道:“是这样,现在战局对东平有利,武昌伯已经派大军进入了西辽国境,正往西辽国都推进。我觉得,现在这种情况下,西辽军队定然会收拢大部分兵力回援,无论是关口那儿,还是南边的那条山谷,他们应该都无暇顾及。这样的话,这两个地方的东平守军,应该也没有太多兵力才对。所以,我想趁这个机会回东平。”
赵芸听了点点头,说道:“相爷,你对局势上的把握,应该要比我们都看得更清楚。不过,你想好了咱们要从哪边撤回去了吗?”
谭慕谨对她笑了笑,说道:“现在就是还没定好呢,所以想叫你过来听听你的意见呢。”
赵芸看着谭慕谨眨了眨眼睛,又看了看他身边低着头的青衣和墨衣,忍不住笑道:“相爷您开玩笑呢吧。我一个女的,能有什么想法啊?你们自己定就好了,干嘛会想要听我的意见啊?”
谭慕谨笑容不变的看着她,说道:“因为你平安的带着青壬和青癸找到了我们,这就说明你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的人。所以芸儿,我觉得应该听听你的意见。”
赵芸被谭慕谨那么认真地目光看得有些发窘,脸皮有些发热。她转了目光,盯着地面平了平气息,说道:“当初我能跟青壬和青癸溜进来,完全就是运气好的缘故。相爷,我说真的,现在这种情况,咱们这里这么多人在,您真用不着听我的意见。”
谭慕谨道:“芸儿,你不用紧张。我就是想问问这两条路,你比较倾向于走哪一条。你的意见我只会作为参考,不是你说走哪条我们就走哪条的。现在的情况是,我比较倾向于走山谷那条路。而青衣呢,觉得走山谷不如走关口安全。现在武昌伯不在,咱们亮明了身份,关城的守军不会敢拦咱们的。而墨衣呢,他刚刚已经当了半天的闷葫芦了。所以我就想问问你,你想怎么走呢?”
赵芸目光转到青衣身上,第一次发现原来青衣也是会反对谭慕谨,以及会独立的发表自己意见的啊。她还以为,他就是跟在谭慕谨身旁的一个跟屁虫似的存在呢。
既然谭慕谨把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那么赵芸也就没有理由再推三阻四的了。所以,她决定听听他们各自的理由。毕竟能不能顺利的回到东平,也关乎到她的生死存亡呢。
她对青衣问道:“青衣,你是怎么想的呢?如果仅仅是为了安全着想的话,其实走山谷和走关城应该都没有什么区别吧。如果关城的守军不敢阻拦你们爷的话,那么山谷里的守军应该也不会拦吧。”
青衣点了点头,说道:“姑娘,我是觉得一方面走关城路上更安全些,而另一方面则显得更光明正大些。而且,当着城内百姓的面儿,就算武昌伯在那儿留了心腹在,也不敢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对我们怎么样的。咱们只要进了城,证明了爷的身份,就能够安全回京了。”
赵芸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她转头看向谭慕谨,问道:“我觉得青衣说的不错。不过,谭慕谨你是不是不想跟军方表明身份啊?要我说,也是走关城更安全些。但是我也觉得,进了关城再回京,可能就不怎么安全了。走山谷的话,现在守军应该不多,咱们能成功溜过去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就如青衣说的那样,一路上很难走的。你现在伤势还没痊愈,要是有个万一……”
谭慕谨开心的笑了:“芸儿,我就知道你能明白我的想法。没错,我就是不想跟军方表明身份才要走山谷的。至于说路难走,有青衣他们在,你不用担心我的。”
赵芸听了点点头,看了看青衣和墨衣,默默地在心里为他们鞠了一把同情泪,说道:“那你就是打定了主意,要走山谷了?”
谭慕谨点点头:“嗯,听了你的话,我打定主意了。”
“那咱们什么时候走?”赵芸问道。
“明天早晨怎么样?”
“好,那我回去收拾行李去了。”
赵芸被谭慕谨这么一直盯着半晌的功夫了,早就有点儿受不住了。一听说他决定好了,立马便窜回去了。不过回去的路上,她突然就明白过来了。那家伙根本就是早就决定好了,才叫她过去告诉她一声的吧。要是真跟她商量事儿,会这么容易就把事关生死的决定做好了?
赵芸气恼的跺了跺脚,暗恨谭慕谨那个家伙太狡猾了。她转头瞪了还在微笑望着她的谭慕谨一眼,无声问道:这么骗着她玩儿,很有趣吗?
谭慕谨觉得很有趣,于是他微笑着点了点头。这下,把赵芸气得差点儿仰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