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哦了一声,道:“愿闻其详。”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看你怎么坑我!
陈登清清喉咙,为了徐州,为了民众,他决定要好好教训一番刘备。
“刘师可知曹操用意?”
刘备不假思索的回答道:“玄德自然知道。”
陈登点点头:“没错,徐州富庶,为兵家必争之地。既然曹操如此中意,为何刘师?却不肯领徐州牧?”
刘备眉头紧皱,心中想到:陈登啊陈登,你是真的不知,还是装作不知?曹操军队多少,谋士多少,大将多少,我刘备军队多少,谋士多少,大将多少?几无可比性。这曹操又不喜欢按套路出牌,常常将其敌手打得荤七八素,我怎是他的对手?除非...。
陈登见刘备脸色越来越难看,知道他在深度思考,权衡利弊。面对刘备在军事上的自卑感,陈登决定利用刘备这种自卑感,轻轻敲打一下,于是道:“我知刘师所想,徐州军队过少,即便刘师善于运筹帷幄,终究一拳难敌四手。因此,元龙不才,恰好认识一个良人。”
“谁?”刘备急不可耐的问道。
陈登微微一笑:“汝南袁氏长子,袁绍,袁本初。”
陈登的这句话,让刘备放下心来。
自己之前不肯接受徐州牧的位置,就是因为没有靠山。现在好了,背靠“四世三公”的袁绍,总算有了底气。果然,还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陈登再言:“元龙不日便写信一封,求得本初认可。”
刘备点点头,道:“能得到本初认可,玄德将万死不辞!”
在写给袁绍的信中,陈登将刘备好一番夸奖,最后表明态度:“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这么一种深明大义的行为,袁绍也不好意思拒绝。更何况,袁家与陈家同朝为官多年,也算是世交,面子还是要给的。
在回信的内容上,袁绍认同了陈登的主张,支持刘备当徐州牧。
这简直比天上掉馅饼还让人高兴!刘备欢欢喜喜的领了的徐州牧,重用陈登?,成为一时佳话。
可惜,福无双至。两年后的建安元年,吕布兵败曹操,逃难至徐州。刘备为了维护自己忠义的名声,不顾他人之言,强纳吕布,并将徐州拱手相让。
吕布害怕刘备再夺徐州,将刘备赶走,全面掌管徐州各项事宜。
而陈登留了下来。
他之所以留下来,不是后人说的,什么见利忘义、两面三刀,而是想趁机解决掉吕布。
这是一个危险的计划。
潜伏,即地下工作者。这样做,虽然利于后世小说家发挥想象,但从自身出发,若无超高演技和能言善辩的技巧,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一个任命官员的好。
陈登有这份自信,也有这个能力。
从此,陈登不再是陈登,他叫余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