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从未讨论过爱。也就是说,二人之间,从未问过对方,你是否爱我,这样本该一开始就问的问题。
即便如此,女主依旧成为了家庭主妇,并为医生生了一堆孩子,过起了相夫教子的优雅生活。
直到医生离世,女主对初恋依旧念念不忘,甚至在医生死亡的当夜,女主还梦到了初恋。
最终,女主嫁给了一个与初恋男友有着相同名字的男人。
这样看来,马尔克斯其实想说的是,爱情终究是自私的,但是,自私的爱情,又是如此令人向往,让人疯狂。这种悖论,虽然不通情理,却合乎人性。
因为,人的本质就是自私的。
所以,弗洛姆《爱的艺术》成为一门哲学,原因就在于此——只是解释而非解决,什么是爱情。
那么,从人性出发,爱情倘若都是自私的,或出于生理需要,或出于心理需要,两人最终走到一起的男女,无论之间是否有真爱情,至少是有真情感的。
回到我们的问题,古人之间是否存在爱情?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古人之间只存在日久生情的情感,而没有纯粹的爱情。
套用在孙策与大乔之间,倘若孙策不是因为容貌,而是因为真正喜欢大乔,就不会让其继续留在宛城这个危险之地,监视李术了。
所以,我们通读历史,就会发现,貌美的女子,身世一般都是凄惨的,结局一般都是凄凉的。
中国有所谓的“四大美人”,是古人评选出的,据说,西施、貂蝉、昭君、杨玉环,皆为人间绝色,美貌的不可方物。女人见之,欲自卑流泪,男人见之,欲汗流浃背。可除了西施之外,剩下的三位美人,可有好的结局?
毕竟被杀,毕竟出塞,毕竟赐绫。
就连还算结局尚可的西施,不照样嫁给了范蠡这个老家伙?想来美人入夜,定会辗转反侧,自己的美丽终究会凋谢,山谷中的野百合纵然能有春天,无人可见,又绽放给谁看?
自古红颜多薄命,根本原因,是因为男权社会,那些没有担当的男人们,把江山的丢失,怪罪于美人的容貌。
你看看,陈圆圆一介女子,被李自成爬上了闺床,又被刘尊敏爬上了闺床,惹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来清兵无数,最终导致大明败亡。于是,许多人都将此罪强加到了陈圆圆身上,真是有够无耻!
扯远了,打住。
孙策在安排好这一切后,目光瞄向了黄祖。
此时的黄祖,日子过得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