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褒姒有个不大不小的毛病,就是不爱笑。
当然了,如果你有这么个身世,你也不会爱笑。
可即便如此,周幽王对褒姒的宠幸,也是集万千于一身的。通过此事,我们可以看出,周幽王内心里,有被虐待潜伏症。也就是说,褒姒不爱笑,我偏偏让她笑,这才能证明,我喜欢她,我爱她。
存有此种症状的人,基本上孩子气十分浓重。这是一种病,晚期,无治。
有例子为证:在烽火戏诸候之前,周幽王尝试了平时逗笑其他妃子的方法,就是手捧鲜花,故意摔倒,而鲜花无事。
这不是孩子气是什么?当然了,褒姒依旧未笑。
面对这个老大难,周幽王想破了头皮,都没想出办法。但自己没有办法,并不意味着别人没有办法。这个别人,就是自己手下的大臣。
果然,一名大臣提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五个字概况,就是我们所说的,烽火戏诸候。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因为褒姒笑了,而且,每次幽王这么做,褒姒都能笑。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周朝灭亡了。于是,什么“红颜祸水”之类的说法,开始甚嚣尘上。
故事是对的,说法是不对的。
正如我前文所说,后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有人这样我们的。而他们之所以告诉我们,就是想让我们这样认为。
这些人不是一些人,而是一群人。确切的说,包括了十几个朝代的人。
实际上,周朝之所以灭于幽王之手,原因就在于,幽王对褒姒太过宠幸,宠幸到了何种地步?他想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这在如今看来,这无异于第三者想要取得正妻之位,普通人尚且难以忍受,何况关乎利益集团的王后之位?
申后的父亲,国丈爷申侯愤怒以极,不惜勾结蛮夷之人,对周朝兴师问罪。
由于周朝各路掌权者受到过三番五次的幽王戏弄,便无人再视烽火为危险信号,统统坐视不管。
在最后的紧急时刻,幽王还不忘携带褒姒,逃到骊山。最终,为申侯所杀,褒姒不知去向。
这才是根本原因——利益集团的不忿。
常有人说,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取得周朝的申侯等人,自然明白这条真理。于是,将褒姒的身世,安排成神龙的唾液,转化为蜥蜴,总之,褒姒就不是个人,她是个妖怪。
反正嘛,前人已死,又不能爬出坟墓作证不是?
而浪漫的周幽王,从此在历史中的象形,就是一个昏庸无能,**无度的君主。
这就让人不得不从新审视历史中,那些男人所扮演的角色。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但凡一国遭灭,总有一个美人出来顶罪。如妲己,如杨玉环,如陈圆圆。而那些本该为此负责的君王,却成了受难者、遭迫害者。
这种无担当的,应该得到鄙视的男人们,而今还存活于世。就拿如今的第三者行为来看,正妻不口诛笔伐自己的男人,却处处与第三者过不去,甚而恨不得将其敲骨吸髓、扒皮抽筋,实在愚蠢之极。
倘若男人保节,何来小三之事?
而已经化为尘埃的美人们,则依旧保持着骂名,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