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三国风云录 > 第126章 浅析帝王之术

第126章 浅析帝王之术

韩非说:“明主治吏不治人。”也就是说,真正的英明之主,要懂得适当放权。

平民面对的不是君王,在他们心中,君王就是一个符号,一个图腾,一个只能远观不可近看的荷莲。可官吏不同,小两口吵架打闹,婆媳不合,要找居委会解决。居委会解决无能,就要诉诸法律。在整个过程中,民众面对的就是这些官吏。

因此,君王只要管好官吏,不必事事躬亲便可。

为了给君王更象形的比喻,韩非又煞费苦心的举了几个例子:摇木:“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引纲:“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矣。”救火:“救火者,令吏挈壶瓮而走火,则一人之用也;操鞭箠指麾而趣使人,则制万夫。”

最后,是治国之术。

在韩非看来,无论是官还是吏,他们首先是一个人。而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因此,治国之术,首先是治人之术。而治人之术的根本,就是让他们看到利益,并授予他们这种利益。

韩非指出:“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恃自圆之木,千世无轮矣。自直之箭,自圆之木,百世无有一,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隐括之道用也。虽有不恃隐括而有自直之箭、自圆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故有术之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总而言之,韩非的主张是这样的:君主治国之术在于使臣子无人观测,治国方法的运用在于无从使臣子无从知晓;君主保持清静无为的态度,用隐蔽的方法察看臣子的过失,看见了好像没有看见,听见了好像没有听见,知道了好像不知道。知道臣子的言论以后,不加变更,用验证的方法来观察他们是否言行一致。每人官职只用一个人担当,不要使他们彼此通气,那么一切事物的真相就完全暴露出来了。君主要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行迹,藏埋自己的念头,使臣子无从探测;不表现自己的智慧,不表现自己的才能,使臣子无从估计。保守君主自己的意图而考核臣子是否与自己的想法一致,谨慎地握住权柄而牢固地掌握它。断绝臣子对权力的向往,破除臣子对权力的企图,不要让人产生夺位的想法。不谨慎地断绝**,不坚守病入道义的大门,篡权的像虎一样的奸臣就出现了,若不谨慎地办事,不掩盖真相,叛贼就将产生。奸臣们谋杀他们的君主取代君主,他手下的人莫不参与,所以称他们为猛虎。处于君主身边的奸臣,钻君主犯错误的空子,所以称他们为叛贼。只有驱散他们的党羽,收捕他们的余孽,封闭他们的家门,夺走他们的帮凶,国家才没有了猛虎。君主的权术大得不估量,深得不可探测,考察名与形是否一致,审查验证明法度,而对擅自行动的人就惩办,国家才没有叛贼。因此君主有五种雍塞:臣子封闭了君主消息;臣子控制了财产;臣子能培植党羽;臣子能私自施人恩德;臣子擅自发号施令。臣子封闭消息,君主就失去了权位;臣子控制财产,君主就失去了恩德;臣子发号施令,君主就失去了控制;臣子能私自施人恩德,君主就丧失了英明;臣子能培植私党,君主就失去了部下。这就是君主要独自专权,不能让臣子掌握权柄的原因。

不厌其烦的说这么多,肯定有人想知道,为何研究帝王之术,就要说到韩非呢?

很简单,身世。

韩非者,韩国贵公子。

通俗点说,韩非就是韩国贵族,贵族写的东西当然只有贵族才有发言权。秦始皇在看到韩非作品时,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叹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为何韩非能被始皇帝如此看重?因为他全篇的思想,就是帝王的思想。他的身份,注定了他的眼光,也注定了他的文字。一个写尽帝王思想的韩非,如何不让身为帝王的始皇帝倾心相悦?

这也是他最后死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现在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永远会有一本退休领导人写的书。

因此,孙策必须杀掉许贡。

他害怕有朝一日会被江东士族架空,那自己的种种努力,就显得可笑而活该了。

许贡是祭品,是孙策通往权利之路的祭品。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霸天生死决 暧昧社区 霸行九霄 机战王 我爱上你了 无上鬼道 谨言 至尊农民工 狗头人传奇 法魔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