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曹操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犁耕等农作物必需品。
于是,随军而来的枣秪建议曹操,不如让这些投降的农民种地,我们坐享其成收租。前文曾经说过,这种办法叫做屯田。
曹操曰:善。于是,一场口水战从他说出这个字的时候,持续到现在,将近两千年的时光。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曹操挨骂呢?
要说明曹操挨骂的原因,就不得不将目光投向现在的农民。
2006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年。然而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这一年的一月传来了莫大的利好消息:减免农业税。没错,从此“皇家国粮”成为了一个遥远的传说。
于是,将目光再一次投远一些。公元1610年,“东林七君子”之一的黄尊素迎来了自己第一个儿子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关注农业的人诞生了。
其为人如何,便不再评论。农民兄弟们之所以熟悉他,是因为他的一条定律:积累莫返。
何谓积累莫返?简单说来,就是无论农业税如何改革,受到伤害的始终是农民。
再于是,我们将目光停止在公元197年。
经过枣秪的建议,曹操让投降的农民耕种荒地,自己收租。租税,大致相当于五五。
租税这种事,很早以前便已开始。而曹操之所以背负骂名,是因为他将“屯田”推广到了中原。
如前文所述,屯田原本是秦汉流放官员或者奴隶,到边疆地区开垦荒地的一种惩罚。由此,形成了“佃客”这种特殊的身份。也就是说,这种身份要比农民低等。现在可好,曹操来了,将所有人变成了佃客,且租税高的吓人。他不挨骂,谁挨骂?曹操,至此成为了“曹扒皮”。
由此,我们将一切串联起来:曹操将这些投降或者流民一起组织起来,为自己的政府服务,同时将其名字记录在案,是为屯籍。这是最早的农业户口。后来,后世的君王一一仿效,到了黄宗羲提出自己的定律,到了公元2006年被取消。一切的一切,跟曹操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曹操到底是解放了农民还是奴役了农民的口水战一直甚嚣到今。而且,据史载,当时的农民就曾多次起义,反抗曹操的不公平制度。
虽然危害很远,但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条聪明的制度。不仅解决了自己军队的粮食问题,而且增速了人口的出现,为军队的新陈代谢提供了足够的阳光和养分。更为曹操成为北方霸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客观条件。
枣秪也因这个功劳,一直被曹操念念不忘,以至于其病逝后,让其子接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