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之事,多有伤心。三月已来,如雪的柳絮飘满时光,回忆就此停顿。不管如何,那是少年的甜蜜。生活有无数条河,趟还是不趟?
曹操坐在南去的马车上,镜头渐渐模糊,我们知道,这是回忆专用的手法。
在得到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后,曹操便开始着手准备面见天子的必要条件,那就是疏通关系。
天子早已沦落成乞丐,又哪里有关系需要疏通?若按土匪思想,以此是的曹操来说,随手逮来便是。可,前面说过,血统决定生活,乞丐即便做了皇帝,也难以改变他的乞丐作风,也难以改变做臣子对他的鄙夷心态。反过来说,皇帝即便做了乞丐,也还是能得到臣子的敬重。
公元192年,董卓死,李傕反,逼得献帝逃而又逃。后,几经辗转,回到洛阳,回到祖先的怀抱。虽然献帝早已失了皇家之风,但在这个礼仪之邦,做臣子的又哪里能够少了礼仪?
所以,皇帝不是你想见,相见就能见,让我传报,让我下跪,表达你的爱。
而曹操对皇帝的爱,很早之前便已表达。
在刚刚当上兖州牧之时,曹操为了摆脱“临时工”的尴尬身份,曾多次遣使向朝廷表达忠心,但一个叫做张扬的人并不理会曹操的事情,未让其使通过。后来就是董卓的死,引发了东汉朝政的大地震。过了几个月,曹操听说献帝到了长安,后来又听说献帝逃到了更远的地方,然后,便没了消息。
在这个期间,曹操的父亲死了,曹操怒了,攻击徐州了,然而,徐州没有攻击下来,自己的根据地兖州却差点失去。后来便是忙着攻打吕布,只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曹操并不知道,有个人在帮助自己,铺下通往朝廷的板砖。
这个人,便是董昭。
董昭,字公仁,他是一个谋士。其简介十分简单,曾跟随过三个人。
他跟随的第一个人叫做袁绍。其崭露头角,是因为袁绍跟公孙瓒的界桥之战。其第一任正式官职,是钜鹿太守。在钜鹿,董昭假传袁绍的命令,斩杀钜鹿大姓族人,由此闻名。其政治才华以及政务能力,让袁绍佩服不已。然而,什么东西都讲究一个年限,过了这个年限,便是过期食品,按照常理,是要扔掉的。董昭也不例外。
公元194年的时候,袁绍忽然知道董昭有一个弟弟,这不是问题,问题是,他弟弟服务的对象竟然是张邈!要知道,此时的袁绍跟张邈是死对头,很容易让人产行董昭是间谍的猜测。董昭自此知道,袁绍为人不够地道,只喜欢拍马的人渣,于是毅然离他而去。而他第二个服务的对象,便是要了曹操亲命的张扬。
公元156年出生的董昭,比曹操只小一岁,但他俩之所以认识,还是因为曹操使节的问题。
曹操使节必须要通过张扬的地盘去面见天子,表达对天子感恩的心。可张扬偏偏不让过,你曹操是谁?很拽吗?你说过就过,老子的位置在哪里?。然后董昭出面了,于是事情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