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很明白,无论降与不降,最终的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屠城。
曹操心里十分清楚,攻城不如攻心,只要敌人的心乱,那就一战而成。
事实上,曹操没必要这样做。不仅绞尽脑汁浪费脑细胞,更重要的是,强盗根本不需要理由而抢劫。
想杀就杀掉嘛,讨厌。
另一方面的陶谦,赶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
他不过是想做个好官,自己管理的徐州安然无恙了这么久,大哥做了这么多年,你一个曹操干嘛跟我过不去啊?
然后,信心满满外加无比愤怒(父亲被杀,你也愤怒)的曹操率领全军共计三十余万人奔赴去了徐州。他是不太理会别人感受的。
陶谦无奈,陶谦委屈,陶谦不傻也不天真,于是在第一条紧急对策下,第二条对策就此浮出水面。
第二条对策只有两个字——援军。
对于曹操而言,援军不过是客串的龙套而已,只是当他听说了一个人名字的时候,猛地从位子上坐起。
没错,这个人曹操认识,不仅认识,还颇为欣赏,从那次的关东联盟的时候,曹操便对他印象深刻。那个人的名字,叫做刘备。
只是可惜,援军来的不是时候。也就是说,曹操已经攻陷徐州五城(分别为,彭城、傅阳、取虑、雎陵、夏丘)。屠杀数十万民众。
初,曹操来攻,陶谦首先采取了防御体系。为了不让自己陷于被动,随即便寻找外援。
经过前面分析可知,若曹操一心想着报仇,定会想着手刃仇人。然而,事实却是,曹操弃陶谦而不顾,转头杀向其粮食产地——彭城。
此心昭然矣。
陶谦自然明白,然而就算他是曹操肚子里的蛔虫,那也无济于事。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主动拦截,能减少多少损失,尽量减少吧,尽自己的一份薄力。这是陶谦的想法,这也是曹操乐意看到陶谦的做法。
于是,两军相遇在彭城城外,大战一触即发。
按照影视剧的安排来说,大凡遇到这种大战,一般都会两军主帅出面,然后从仁义道德讲到对方的列祖列宗,当然最后这个是用来问候的。
曹操也认为,我都来了,你陶谦总得给我一个发言的机会吧?陶谦也认为,您都来了,能不能听我解释下先?
就在这时候,意外发生了。不知道曹操军情绪过于高涨,还是徐州军过于激动。就在接触的一刹那,双方主帅都没来得及打个照面,便开始了大战。
如同风卷残云,陶谦的徐州军这股风将曹操的第一波“云”给弄残了。
曹仁做为此次前锋队队长,奋力杀出了一条血路方才活命,况他人乎?
陶谦兴奋了。兴奋是有道理的,不管怎么说,此时的曹操威名早已传遍各州郡,绝对不是吹出来的。那么,这么牛的一个人,竟然被自己打败了。正好比,现在一些骂名人的人相当出名一样。当然了,两者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是:你打败了一个名将,就意味着你得玩命。你骂了一位名人,就意味着你得有很强大的心理素质等着被骂。二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打了胜仗的徐州军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横冲直撞的冲向了曹操后来的部队。
事实告诉我们,要想玩儿命,对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