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头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和青州黄巾军会合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说,若是当时白波军打尽洛阳,也许就会没有后来的很多事。但,我不是导演,没有更改剧情的权利。
就这样,董卓转危为安,开始了反击。
他命令自己的女婿牛辅率军进入河东,打击白波军,以期控制全局。但是,董卓似乎忘掉了这个任命最致命的漏洞——牛辅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废柴。
虽然牛辅率领着董卓的家本——西凉铁骑,但所谓的将熊熊一窝,实在太过准确。到了河东境内,还没怎么着,就被打败,弄了个灰头土脸的回家了。
董卓不得不感慨:女婿,一定要选对人啊。
可还没来得及感慨,最要命的消息传来了,皇甫嵩要发动政变了!
原来,一个名叫盖勋的人在鼓动皇甫嵩东征,也就是讨伐董卓。
真是墙倒众人推啊,可我董卓不是一般的墙,额,没错,就是南墙。
且说皇甫嵩。
就是跟黄巾军斗争了大半辈子,黄巾军只要一听说这位爷,就感到背后发凉,深深恐惧。到底有多恐惧,我不说,一会儿有人会做。
但是被董卓忌惮的倒不是这一点,而是他的军权——皇甫嵩掌管着当时全国最为精锐的部队——西凉军。
这是一支强悍、顽强、不懂退让的部队——当然,看在谁手里。
也可以说,东汉之所以没有被黄巾军消灭掉,大半的功劳,都要归于皇甫嵩。但就是这么一位功高震世的大将,只被董卓用了两招便败下阵来。
第一招就是在皇甫嵩的驻地扶风设了一个汉安都护,总统西部军事,这就是所谓的明抢,这是明的。
第二招很明显就是暗的了。董卓发诏书,征皇甫嵩进京任城门校尉,当然是以天子的名义。
而皇甫嵩丝毫不敢懈怠,匆匆上路,连行李都没来得及打理,当然了,估计也没什么行李打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说到底还是人品问题。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自秦以后,就是中央集权制度,也就是中央控制着地方,这就是所谓的皇权。而那些无论是功高至伟的文官或者武将,说到底也只是给皇帝打工的打工仔而已。在传统道德理念熏陶下,“忠君”一词,俨然已经成为他们毕生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
当然了,若是皇甫嵩跟后来的袁术一样有着皇帝梦的话,估计历史也要重新改写。不过,毕竟没有发生这种事,我也就不再意淫了。
诚然,皇甫嵩是一位不世出的名将,但公正的讲,他的政治水平真不是一般的低。只是跟董卓比,他的政治水平连小学都没毕业。
皇甫嵩已经来到京城复命,最令董卓担心头痛的人物和事件,在这两招下来,顷刻间化为乌有。
而接下来,便是让白波军难受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