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应该是一个人成长的时间,早已过了青春狂热的曹操,也到了而立之年。但他依旧不明白,自己想做一个“治世之能臣”就这么难吗?
不是的曹操,你要相信,坚信一种信念,要比坚守一种信念更难,但是你若是坚持了下来,就必然能赢得他人的赞许和支持。
可惜,曹操并没有坚守这种信念,因为他发现做一个“治世之能臣”要比做一个“乱世之奸雄”难的多,既然如此,那就选择后者吧,能臣很累,奸雄很轻松。
此时的曹操赋闲在家,和上次一样,看看书,打打牌,没事写几篇诗文,发几句牢骚。但和上次不一样的是,三十岁的曹操已然明白,没有人才是不可能干大事的。
二十岁的曹操第一次归野时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三十岁的曹操第二次归野时知道了人才的重要性,并且开始物色自己认为有用的人才,笼络到自己身边。
期间曹操虽然没有被朝廷遗忘,先是让他接着干议郎,然后他老爸花钱买了一个高官,并且暗箱操作安排他做了市长(太守),但也许曹操兄感觉在济南国受到的打击太大,不想踏入官僚体系了,一直在家找人才。
最先被曹操选中的是他的堂弟曹仁,而后是曹洪,以及曹休等自家兄弟。接着是夏侯惇、夏侯渊等感觉有大将之风的人才,事实证明,这些人都成为了曹操以后夺取政权道路上的中流砥柱。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曹操果然老辣,不仅预感自己将来可能走上丘八之路,还早早的笼络了一批人才在自己身边。
想什么来什么,前面说了,曹爸爸在买了太尉(位列九公之一)的高官后,一直想着儿子,见他不愿意做一方政教,便让他重返军界,仍任都尉,重新掌管羽林军。而就在此时,曹操的儿子出生了,这个儿子叫做曹丕。
朝廷里的斗争却没有曹操这么欢天喜地,因为汉灵帝死了。
既然死了,在这么斗来斗去,就没意思了,撕破脸吧。
明末有一个落第秀才在见到闯王李自成的时候,为他写了一副对联,这也是句预言:
大泽龙方蜇,中原鹿正肥
后,李自成带兵杀进紫禁城,明亡。
现在皇帝死了,群龙无首,正是这只鹿肥嫩的时候,每个人都垂涎欲滴的盯着,这里面有一个叫做何进的人,关于此人,你只要知道一点就行了,他是个蠢人,蠢人的意思是,蠢得掉渣的人。
当然了,我们的曹操兄也在留着口水盯着。
现在的人员才基本到齐,既然到齐了,那就开始吧。于是一场闹剧,在各位风骚的演员表演下,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