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据说,这是事实。
做为一名从未带兵打仗的将领,曹操只是在家通读了《孙子兵法》,就明了了作战最重要的东西——士气。
在战国时期,我们的军事学家曹刿先生就曾说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作战思想,可谓精辟。
由于曹操率领的羽林军们对黄巾军的刀枪不入深信不疑,而曹操兄实在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要是给这些羽林军讲讲科学、说道理那纯粹是浪费口水,所以只能摆事实。
很快抓回来一个黄巾军,曹操此时不做将领了,改行做了刽子手,他当着全体羽林军的面,押解着抓回来的黄巾军,手起刀落,人头瞬间落地,这时羽林军们才知道自己被忽悠了,从此士气大振。
而城里的皇甫嵩正在思索如何对付城下的黄巾军时,一阵东南风吹醒了皇甫嵩,没错,您将看到的就是罗老师在《三国演义》里面反复写到的计谋——火攻。
不知波才是否过于自信,还是以前确实是农民,他的营寨都是草编的,没错,一个正在打仗的将领,竟然把所有的营寨都用草编,难道你不知道这很容易让人想到火攻吗?看来可以完全确定,波才兄以前是农民了,因为完全继承了农民兄弟的优秀品质——节约。
好了,一切似乎顺理成章,半夜正在睡觉的波才兄被一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惊醒了,做为一名优秀的将领,波才知道自己被攻击了,可他依然十分镇静的作出了判断:这只是一小股部队。但当他走出帐外,看到一片火海时,他深知自己没有了胜利的可能,但是做为一名十分优秀的将领,波才兄依然十分镇静的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逃跑。
由于是东南风,所以波才兄只能向南边逃去。正当他率领着一众残余部队向南边疾驰奔逃的时候,遇到了早已愤怒的羽林军。愤怒是可以理解的,被黄巾军忽悠了这么长时间,而且正是因为他们,自己才没得觉睡,既然让我们等到了,那就不客气了。
本来就被火烧的惊魂未定的黄巾军此时又遭到了埋伏,只能说命苦不能怨政府了。被打的稀里哗啦屁滚尿流不说,就连被称为黄巾第一悍将的波才兄,也只能躲在河里的死尸下,才捡了一条命。
这是曹操军旅生涯的第一次胜利,对于曹操的人生来讲不可谓不重要。而对于东汉王朝来说,自己的国家不仅得到了一名优秀的将领,更重要的是此战对于全国战局的影响很大。因为,由波才率领的黄巾军对朝廷的威胁是最大的,可谓枪打出头鸟,就此全国战局急转而上,各地黄巾军在政府军的镇压下变得越来越被动。
但是对于曹操来说,这一切并不重要,站在血腥的战场上,曹操才真正的开始相信,自己可以凭借着战争的智慧去夺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目力所及的地方是我要去的,目力所不及的地方,才是我真正想要到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