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曹操二十四岁,这一年对于曹操来说是值得纪念的,当然不是升官了,恰恰相反,自己被免职了,因为堂妹夫强侯宋奇被诛的原因。
你妹的,又不是直系亲属,还从坐?从坐就从坐,老子不干了!回家!此一去便是三年。
当然了,人家不叫回家,叫归隐。
此时的曹同学属于自学的阶段,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是自己掌握的,归隐的曹操学了很多东西,也想了很多东西。但是你要指望曹同学安分守己的学习,那是不大可能的,因为这时候,他的理想已经不是当一个好市长那么单纯了,他把目光放在了更遥远的地方。
当然,曹同学的书是真读了,文章是真的写了,名气是真的有了,小妾。。。。。。。。也真的娶了。
咳咳,并非我要八卦曹同学的婚事,而是这位小妾以后还要见到,这里先露个脸,因为就是她在八年后为曹操生了一个儿子,曹操给他取名叫丕。
其实,在曹操自学的这几年里,在京城里一直有人对曹操念念不忘,两个。
一个自然是曹操的父亲,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曹嵩应该是比较担心的,毕竟父子连心,要是曹操有什么好歹,我相信曹嵩会拼老命的。
第二个,还是老熟人太监蹇硕。悲催的蹇太监之所以对曹同学情有独钟的忘不了,之前说过了,就是因为曹操打死了自己的那个叔叔。事实上,蹇硕之所以非要替叔叔讨个说法,整治曹操,无非是为了面子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群人,你要是驳了他的面子,他会把脸撕下来,让你不得好死。更正,不是一群人,是大部分人。
上海滩老流氓杜月笙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情面。既然曹操吃到了第一碗难吃的“面”,那么,挨整,那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