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糜竺一语道破,程羽也不再有所隐藏,于是对糜竺语重心长地说道“先生果然聪明,其实在下今日到访,是想请先生助我打理徐州。以先生在徐州的威望,想必没有人不服吧。”
听了这话,糜竺不由哈哈大笑“程大人不必再费心了,所谓忠臣不事二主,既然当初我已经选择了陶徐州,就不会再有二心了!大人可能会说陶徐州已故,但我还是不会助你的!”
见对方回答的竟如此肯定,程羽不免有些失望。可他不能就因为这点困难就放弃说服对方的想法,再说了这也不像程羽的性格不是?
程羽清了清嗓子,又耐心说道“先生忠义在下听的十分感动,可眼下陶大人已经是无力回天了,如果先生真的效忠于陶大人的话,就应该为他报此大仇,诛杀逆贼曹操。先生乃一介文人出身,何不考虑投我帐下?我保证,来日一定砍下曹贼头颅,来为陶大人殉葬。”
这边的糜兰听了这些话,更是伤心不已泪湿青衫。一番斟酌过后,糜竺开始从伤感的情绪中恢复了过来,只见他对程羽说道
“糜竺与吾第糜芳愿追随大人左右,不辱使命。”
程羽立刻上前扶起糜竺,得了他肯归顺自己,自然是欣喜不已,可是程羽却不明白糜竺的态度会转变的这么快?刚刚明明还坚定的说不会归顺自己,可是现在竟然被一番言语说折服了……算了,还是不想这么多了,既然他肯为自己效命,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于是程羽就很快就将他们投入到徐州城的建设之中。不久也不难发现糜竺的确是个人才,对徐州的赋税,官民,百姓等都了如指掌,看来自己的良苦用心终于得到该有的回报了。
等程羽忙完了这些之后,才猛然发现自己忘记了一个人,这人正是张郃!
自从那日攻打徐州,被高顺所俘以后,张郃就从来没有多说过一句话。依程羽这样一个现代人对他的印象,此人不仅武功高强,还是个性情刚烈之人。眼下徐州正是求贤若渴,程羽怎能不渴望得到如此大将?
于是又亲自前往地牢看望张郃,并叫上三弟高顺一起,毕竟张郃是败在高顺的手上的。
打开牢门,张郃看到是程羽和高顺二人到来,立刻将脸别过去,似乎不愿意多看一眼。看来他还是因为被高顺大败而怒气未消,高顺又怎么不知道这个缘故呢,于是抢在了大哥程羽的前面,上前对张郃说道“上次之事也是迫于无奈,我们也是各为其主罢了,还望将军能够不计前嫌,高顺在此给你赔不是了!”
张郃虽然非常佩服高顺的武艺,可还是蔑视一笑,转过身来“哈哈,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我张郃现在已经是阶下之囚啦,高将军你又何必折辱了自己的身份!”
当然二人的对话程羽都听的清清楚楚,于是上前
说道“张将军此言差矣,昔日将军为我三弟所败,只是出于一时疏忽罢了!像将军这样的骁勇善战之将,在下真是日思夜想,求也求不来呀!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如果将军不弃,程羽恳请将军归降我帐下,共图天下大业?”说完程羽摆出俯身拱手的样子,静静等待着张郃作何反映。
没想到传到耳边的却是一声声狂嗷的笑声“哈哈哈,程大人真是高看我张郃了,自从追随我主曹操之后,我便发誓鞍前马后,绝不异心!”
听到张郃这样说,程羽越是觉得喜欢他。看来张郃不仅是员猛将,而且还是个忠义之人,在这种混乱纷争的年代,又到哪里轻易的寻求一个一心一意的手下呢?即使如此,程羽还是不肯死心“还请张将军三思而后行,不要过早下结论!”
“好了,不必多言,地牢潮湿,程大人请自便吧!”张郃开始变得有些不耐烦的样子。
程羽见此场景,和一旁的高顺四目相对,知道眼下已经多说无益,只好退了出去,将这事缓缓等到以后再议。
之后的这段时间里,高顺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前往地牢看看张郃,因为二人曾经在战场上厮杀过,所以也还算的上是老相识了,高顺正好想借此来搞好两人的关系,以后也好为主公的招降计划行些方便。长久下来没想到真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张郃从本来排斥高顺,现在却开始愿意和高顺加以接触,并且二人之间的谈话也越来越多了。
虽然他还是没有归降自己的意思,但是程羽已经对现在的情况非常满足了,至少这是好的开始,以后还有的是时间和机会让张郃对自己心悦诚服!这几天程羽正在苦思冥想,感到有些发愁的时候,却不料又有另一件喜事传来。
刺史府上,只见孙乾有说有笑的一路走过“恭喜主公,贺喜主公,主公终日求贤,今日终于有大贤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