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亥枪法精妙无比,处处打的对方措手不及。起初程远志还能应付几招,刀枪之间处处摩擦,发出悦耳之声。可几个回合下来,程远志却开始处于下风,只有防挡之功,却无反攻之力。管亥枪枪刺向要害,程远志只好见机防挡,打的非常惊险。忽然见管亥刀锋一转,在程远志的身边划过一道弧线,还没待到对方反应过来,却见程远志人头落地,掉于马下。
守城士兵一见主将战死,纷纷败逃,程羽虽然看不惯厮杀,却不愿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因为这一切终有一天都是要面对的。于是命令众士兵一拥而上追杀败兵。
逃败的黄巾军不久都被斩杀殆尽,有的就干脆放下武器程羽发落,而大多数士兵也受到旧将管亥的召降,明白不降即死,只有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遂纷纷开城相迎。
随着黄巾军的逃败溃散,程羽的兵马缓缓的向城内移动。一路上,程羽一边命令管亥带人四下平定内乱,而自己率领剩余兵马直奔刺史府而去。
直至刺史府,见到眼前的府邸竟然如此美轮美奂,不由得让程羽羡慕了一番。坐在偌大的帅案之上,他摆出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似乎一直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可笑的是此时此刻竟然完全忘记此行的目的何在。
说来这一战还多亏了管亥,因为他是黄巾旧将,所以城内的叛乱很快就得到了平息。不久他便归来向程羽复命
“启禀主公,此一战我军斩获叛贼数百,收服降卒千余人”;程羽一听实在是乐坏了,“好好好,管将军果然骁勇,此战若不是将军相助,恐怕我军人马现在还困在荒郊野外,程羽谢过了!”
管亥哪里受得住这番夸赞,听到主公对自己如此看重,心里更是感动的一塌糊涂。
欣喜之余的管亥进言道“能为主公效力在下万死不辞,只是……孔大人…他…”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听到管亥的提醒,程羽这才从胜利的喜悦中回过神来,此行受到大哥的托付夺回了北海城,可是,孔融身在何处呢?焦急万分之中,却见门外慌忙进来一名士兵“报——主公,我等在巡查之时,发现城内地牢关押着一群人,身份不知”;。
也由不得程羽多想,黄巾贼攻破城池那日,定然将城内百官关押在此,而刺史大人,也必定身在其中。眼下虽然攻破了城池,却不能得意忘形,所以程羽也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与管亥一同奔地牢而去。
北海城内文武百官得知是刺史旧友刘玄德派人来施救,一个个喜出望外,心想好在是有惊无险,也算是死里逃生了。
现在的北海虽然为程羽所得,却也算不得是名正言顺,他只好将诸位大人请回府邸,一一表示关怀问候,毕竟在这里自己是客,他们是主。
从这些官员口中得知,青州牧北海太守孔融,在黄巾军攻破城池那日,自刎归天了。
听到这个消息,对于程羽而言简直是雷霆一击!不过也怪不得他,因为当日刘备得到情报后的第二天,北海城就被黄巾军攻陷了,任谁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到北海城。眼下自然已是无力回天,程羽只好安抚着众人。
然而在程羽的暂时统领下,北海城倒是度过了几天太平的时光。
几日过去,北海城又突然得到军报,刘备军此次斩杀黄巾军五千余人,正挥师归来。听闻这个消息,城内百官皆欢呼雀跃,只因孔融之死,眼下青州各郡皆是群龙无首。
在他们看来,先主在世是与刘皇叔最为密切,两人相敬如宾,亲如兄弟,自然是接手青州的不二人选。
待到刘备军回到北海之时,程羽与城中文武百官皆出城三十里迎接,众人犹如大旱望甘霖盼望能够早些见到刘皇叔。
刘备见此情景自然也受宠若惊,连忙下马拜谢过众人。不过令他感到奇怪的是,为何来了这么多人,却唯独没有见到大哥孔融呢?也罢,大哥乃是一州之主,在城中等候自己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最终这种猜测却被无情的打破。程羽似乎发觉刘备在寻找孔融的踪影,突然跪地不起“大哥,子禄对不起您哪!我虽然攻下了北海,却未能救出孔刺史,还望大哥降罪!”
不料刘备还没来得及说话,程羽身后的文武百官就呼啦啦的跪倒一片,伏倒在地为程羽求情,并有人出面解释了当日是孔太守是自刎归天,实在怪不得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