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白璎珞大病初愈不宜伤心劳累,流苏的面色有些犹豫,可每年的这个日子,白璎珞雷打不动的都会去承欢居祭奠白士鸣,流苏知晓自己劝说也无济于事,索性息了心思,转身出去准备纸钱火烛和祭奠要用的水果糕点了。
午膳时分,粗略的用了些东西,白璎珞便带着流苏和流莺去了承欢居。
承欢居位于靖安侯府的三进东厢,沿着九曲回廊走一盏茶的功夫,便是白老太太所住的庆安堂。
说起来,承欢居还是靖安侯府除了茗雅园和庆安堂之外最大的院子,当日白老太太把这个院子指给白士鸣,由此可见她对三子的喜爱。
不过,这么多年,承欢居却一直都是空着的,二房和四房挖空了心思想住进来,却都被白老太太给回绝了。
几次三番下来,四老爷和四夫人也索性歇了心思,倒是二老爷和二夫人,每每到庆安堂给白老太太请完安,回自己的秋然轩经过承欢居时,都会一脸不甘的无奈。
白璎珞平日里几乎不会踏足承欢居,每年也只有在白士鸣和柳氏忌日的那两天,会来祭拜父母,如今踏入院子,见各处一如从前的干净整洁,白璎珞心内稍安。
进了正屋,一股清幽的檀香味扑面而来,倒让人有一丝错觉,以为是进了佛堂。
屋里的摆设布局如从前白士鸣和柳氏住过时一般无二,只内屋梳妆台的位置,如今换成了一张紫檀木高脚条桌,上面摆置着白士鸣和柳氏的牌位,牌位前的香炉里,早起点燃的几株香已燃成了粉末,旁边的瓜果糕点,却都是新鲜的模样。
目光在屋里打量了几圈,白璎珞径自挽起衣袖,接过流苏递来的帕子,将高脚条桌从前至后,从上到下仔仔细细的擦拭了一遍,又将瓜果点心撤下,换了自己带来的几碟,方点燃了三炷香,插在了香炉里。
返身走到条桌前,白璎珞屈膝跪在蒲团上,仰起头看着那两个紫黑色的牌位,心里的酸楚,就那么不可抑制的蔓延开来。
流苏和流莺见到,默不作声的跪倒磕了三个头,起身静悄悄的退出了内屋。
对白士鸣和柳氏,除了生育之恩,白璎珞并没有太多的感情,此时此刻,白璎珞心中想到的,全是远郊山村里的那对中年夫妇。
如今,白家珞娘已经换了一副躯壳,换了一个身份,可她的心,却依旧是那个简单纯朴,渴望亲情的山村少女。
心里不自禁的便回想起了前世时的事,没一会儿,白璎珞的面上,便全是泪水,泪眼婆娑中,似乎看到了那对和蔼的面容,白璎珞愈发哭的不能自已。
不知跪了多久,许是偏西的日头洒进了屋子,只觉得屋里愈发亮堂了几分,白璎珞方取出帕子擦净脸,手撑着地站起身,恭敬的磕了三个头,转身欲走。
脚步方一动,便听到院子里传来了细微的脚步声,白璎珞走到窗边,便见白老太太拄着拐杖朝屋里走,身后,只跟着赵妈妈一人。
见流苏和流莺俯身请安,白老太太摆了摆手,示意她们噤声,自己也回头看了赵妈妈一眼,待到赵妈妈止步,白老太太独自进了屋子。
闪过屏风,便见白璎珞跪在蒲团上,面上虽没有泪水,可斑驳的泪痕,显示已经哭了许久,再抬眼看到上首处的两个牌位,想到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白老太太的眼眶,不禁也湿润了几分。
“珞姐儿……”
慈声唤着,白老太太抬脚迈进了内屋。
白璎珞回过神来,急忙起身将白老太太搀着坐在了条桌一侧的扶手椅中。
“祖母,您怎么来了?爹爹和娘若是看到您这么伤心,在天有灵也不会宽心的。”
看着白老太太眼中的泪光,白璎珞哽咽着说道。
几日的功夫,原本面色红润的白璎珞,已经瘦削的露出了尖尖的下巴,白老太太抬手抚着她的面容,唏嘘的叹道:“好孩子,祖母已经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倒是你,还病着,不该这么伤心,要养好了身子,你爹娘在天上看到,才会宽慰,知道吗?”
想到前些日子听到的那些言语,白璎珞面色一白,跪倒在白老太太面前求道:“祖母,珞儿本想代替父母在祖母身边尽孝,可如今,却病病歪歪的,倒累得祖母为珞儿伤神,是珞儿不孝。祖母,珞儿愿在家庵里吃斋念佛,为早逝的父母,和祖母祈福,还望祖母允许。”
“胡闹,这是什么话?”
心中动气,白老太太面色严厉的呵斥着,转瞬,却似是想到了什么,眼中的悲恸之色愈发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