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书玙这边,则是早就和卓尚书以及卓夫人请示过了,吃完晚饭后想要出去街上看上元花灯。卓尚书允了之后,卓夫人自然不会拒绝,只是小心的叮嘱了几句,带着小厮,别去人群拥挤的地方什么的。
淑瑜虽然也想出去玩,但是她也知道,自己要是和书玙一起去看花灯,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说道来,索性就干脆没提这事,只是私下里和书玙谈笑着说要他从外面给带一盏花灯回来看,书玙自然答应了下来。
月色正浓,银辉漫洒。热闹的街市上,挂满了无数花灯,虽然说不上亮如白昼,但是脚下的路,眼中的景,却是十分清晰。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尽在游人笑语中。
书玙带着两个卓府的小厮,倒是从来不往人群多的地方挤,两个本来苦着一张脸生怕把自家三少爷照看不好,磕着碰着的,此时见书玙完全没有被花灯迷了心思,见了猜灯谜的也不往前凑,只是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样子,也算是把肚子里那颗心落了地,时不时的,还能笑着凑趣几句,跟书玙说说这街市上有趣的事情。
书玙披着厚厚的毛皮披风,尽量避开人群拥挤的地方,一时兴起,也难得挤进了人群,从小贩那里买了三个不一样的面具,一个当时就自己戴上了玩,一个带回去给淑瑜,另一个拿去给……
书玙微微一怔。手里抓着两个不同的面具,神色间有些恍惚。
“少爷,”那两个小厮紧紧的跟着书玙,生怕把人跟丢了,看着书玙微微抿紧了唇,从挂满了面具的小摊子那里重新挤出来,神色间有些莫名的清冷。
“去桥边走走吧,”书玙抓着面具的手下意识的发送,将将在面具从手中掉下去之时,反应过来,重新手指用力的握住。
不过是几个铜板的便宜物事,也就是给寻常人家的小孩的玩具,做工也是粗糙随意,但是望着几个小孩你追我赶,带着面具欢声嬉闹的场景,书玙的心蓦地便平静了下来。
书玙也没摘下自己带着的面具,看在两个小厮眼里,只当是平常鲜少住在府里、给皇子当伴读的冷清三少爷难得有了孩子心性,一人在外忍不住的开心玩耍,便也欢欢喜喜的跟上去了。
就这样伴着夜色,书玙一个人走走停停,看尽万家灯火……
一直到小桥边上发生了混乱。
所有的一切仿佛在刹那间发生,时间定格在那一瞬。片刻之后,有人落水,有人尖叫,原本散着的人群变得拥挤,人群都在向桥下奋力的挪着,混乱、嘈杂,有人在奔跑,也有孩子被吓得哭闹。
知道混在人群里容易出事的书玙,第一反应就是往人群外移动。随便找了个偏僻的角落,那些忙着在路上行进的人自然不会往他在的那种角落挤,至于两个小厮,却是刚刚就被突然混乱起来的人群冲散了。
书玙微微叹了口气,心里说不上是沉闷还是失望,亦或是茫然无措的荒凉。站在角落里看着拥挤喧闹的人群,那种身处局外,格格不入的感觉却是愈发明晰。他和这个古旧的王朝之间的距离,仿佛比和九皇子之间的,更加遥远。
书玙有些怔怔的看着远处的花灯和月色,直到举着火把的一大批官兵出现,书玙的瞳孔猛然收缩,虽然还不知道刚刚桥上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书玙此时却已经断定了,出事的人,绝非寻常百姓。
几乎是一瞬间,书玙便做出了决定,他放弃了在原地等那两个卓府的小厮找过来,直接沿着路边混入人群里,在拥挤吵闹的人群中,顺势离开了这一区域。
随着混乱拥挤的人群,在官兵的呵斥声中,书玙等到离开桥附近之后,便再次脱离了赏花灯的人群,什么也不管的循着路回了卓府。
谈不上惊魂甫定,书玙回府之后,使了人去给卓夫人送信,然后自己回了屋里之后,坐在桌边,只是垂眸,想着今晚发生的事情。
书玙将三个面具都放在了桌上后,才突然间想起,自己回来的急,竟然忘记了要带给淑瑜的上元花灯。书玙望着桌上多出来的一个面具,有些默默的出神。
翌日,卓尚书还没从同僚那里带回消息,卓夫人的娘家已经派了人来告诉,上元夜里,和沈易从、沈易恒兄弟二人一起,扮了男装的沈家小姐,走过桥上的时候,沈家小姐被拥挤的人群推下了水,沈家二少想要拉住沈家小姐,却被人推搡着也跟着摔了出去。
数九寒天的冰水里,又因为人群拥挤而不能立刻把人救上来,最终,沈家二少患了重伤寒病倒在床,昏迷不醒,而较为体弱的沈家小姐却是直接送了性命。
听闻这一噩耗,卓夫人当场就昏了过去。
淑瑜却是用还包扎着的手,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眼圈通红强自镇定的喊着侍女扶着卓夫人躺下,书玙也是一脸忧色的扶着淑瑜,然后唤了大夫来,安顿好卓夫人之后,才和淑瑜一起,带着沈家的人去了侧屋坐着。
作者有话要说:沈家支持三皇子,沈家二少也和三皇子私交甚好,沈家小姐原本是打算嫁给三皇子的,三皇子正妃是皇后母族远方侄女,摊手
第一个炮灰的人命。
亲们点一下吧点一下吧,帮忙收藏下我的专栏,某只免费供tx~请把偶带回家(⊙v⊙)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