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气这东西反正也看不见,你说它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根本寻不得一点根据的。范安不是风水师,之所以这么肯定高旭占了皇家的龙气,是因为御用的堪舆师杨先生也去看过了,认定高旭所在的院落确实有龙气!
区区一个四品中丞竟然动皇家天子之脉,难道是想造反吗?!
这条罪状告得即准又狠,刘熙身在病中,这几月性子变得越发岂惮多疑,当下便令史部撤了高旭的职,驱出长安,连长安外建的府院也下令给没收了。
可怜那高旭手里握着的联名奏书还没呈交圣上,就被告知罢了官。等他反应过来想去找范安算帐,驱人的御林军已到了他家门口,抄了家财,命令他滚出长安城了。
高旭激愤于胸,却无济于事。他带了包袱被人拿着刀枪逼出了府,往长安城外走的时候遇见了范安。范安在等他,见他来了把手中的驿牌递给了他,道:“你就回老家吧,一路上拿着这个,可以住驿站。”
高旭把驿牌扔回到他身上道:“范平秋,你不得好死。李大人的冤枉,终有一天会昭雪的,到时侯就是你的死期。”
范安笑道:“昭雪?你准备叫谁来昭雪?老天爷么,还是你?你现在已罢了官,命如蝼蚁,你拿什么替李大人昭雪?”
高旭闻言气得扔了包袱就要上来揍他,好在范安带了几个武侍,把他给摁住了。范安看着他叹了一口气,说你保重吧。他把地上的驿牌捡起来,擦了擦泥土又塞到了高旭的怀里,拍了拍他的胸襟,才转身走了。
高旭一走,兰台反对范安的气焰一下子压下去了很多。但走了一个高旭是不够的,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全部赶走,只有安插自己的亲信,他以后办事才有可能顺利。
半月之后,范安再次弹劾御史侍郎白陈平。大宣二十五年,江南会试曾出现过一桩舞弊大案,当时的主考官吴凌受贿二十万两白银,出卖贡士功名。案发以后处死的官员达十七名,受牵连的贡士近百名。
而经范安查证,白陈平就是大宣二十五年的贡士,与吴凌有亲戚关系,而舞弊案发后,一直隐瞒不报,是为欺君之罪。其实这都是十年前的事了,吴凌都死了多少年,白骨都烂成了土,现在还挖出来说,简直是没事找事。
但这事毕竟是事实啊,圣上收到这份奏折,思虑之后,给了个贬职的处罚,把白陈平分配到千里之外的淮平去了。
范安再接再励,在之后短短两个月里,陆陆续续就这样赶走了三个侍郎,五个中书,再下去的那些言官根本不需要圣上或者史部批准,他范平秋有绝对的支配能力,升黜赏罚,不过他一念之间。
一时间,兰台人心惶惶,看着范安都带了三分畏意。谁知道他一不顺心,又会拿谁开刀阿。新官上任三把火,范大人这一把是燎原之势,直接连根也一起烧了。这人难道要把以前与李见碧共过事的人全都赶走才罢休吗?!
便在这人神共愤之中,范安却慢慢建立了威信。你听我的话就留,不听我的,我有的是办法让你走。不到三个月的功夫,兰台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换了血,底下的几百言官见风使舵,开始上赶着来巴结范安了。
李见碧走时,料得他兰台会有这一日,却料不得令其走到这一日的,不是梁业年,而是范安。
百心无异,唯我是从,范安至此,才算真正成为兰台之首。
李大人,等我站稳了脚跟,便来寻你。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