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好主意,朕会慎重考虑。”皇上微微意动,想到这些举动带来的妙处,脱口称赞道。
“哪里是奴婢的主意,不过是随口说说,贻笑大方罢了”我盈盈笑道,丝丝的风透过窗棂吹在我光洁的身子上,有点冷,我微微颤抖。
“嗯,”他点了点头,喜不自胜地道,“皇后真是朕的贤内助啊。”他似乎感觉到了我的异样,反手拣起散落的外袍披在我的身上,“这天气怎么这样的冷呢?来人,伺候皇后回宫,带几个暖炉,把轿里弄暖和一些。”
我柔顺地点头,轻声告退。
深夜,椒房殿中。
我唤来素心,将用金箔包起的锦娟交到她的手中:“去一趟关内侯府,将它交到那个叫主父偃的人手中。”我语调平缓,轻轻的吩咐道。
第二日早朝,那个叫做主父偃的男人,直接上书汉武帝皇上,建议实行强化**主义中央集权的法令,得到皇帝的首肯并颁布实施,后来,我知道了,那种法令叫做<<推恩令>>。
闻之,我垂眸轻笑。那个叫主父偃的男人,是青弟的门客,出身贫寒,饱学《周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得知皇上重视儒术,辗转在关内府中,静静的等待一个机会。这些,都是我那远在边关的青弟,通过一只信鸽,一字一句告知我的。
而我,无意中竟成全了那个男人。
同年五月,前线传来捷报,关内侯卫青率领的四万大军,驱走白羊、楼烦王,并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一百多万头,完全控制了河朔之地。皇帝大悦。
一月之后,前线来报,上奏朝廷,河朔一代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是绝秒的兵家之地,皇帝听信,遂命令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一并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从此彻底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同年八月,秋高气爽。卫青自前线归京,被封为长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