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是什么人啊?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也是秦汉战乱时期独自占领了南越的一个皇帝,后来归了汉朝就变成了南越王,是个有能力有野心之人,胡亥不得不妨。
如今秦国有四十个郡,若是以后让这有能力有野心的赵佗分出去五六个郡,面积还不得更少,虽然秦朝是中国的第一个大统一的王朝,但其实际面积却远远没有现在的大,东北一些地区、内蒙、新疆和青藏都还是在其他少数民族的落后统治之下。
看着手里的奏折,胡亥眉头都皱了起来,心想:一开口就要上万人,还都是要女子,真是个大问题,若是都给了你们,中原岂不是要少很多女人,多很多光棍,可若是不给吧,这不是给了你反叛的理由嘛,难啊,难啊!
胡亥正想问题想的入神,恭厚就从外面走了进来,行了礼,禀报道“太后要陛下早些就寝,还说要是陛下能招个妃子就更好了”。
听到恭厚这么一说,胡亥就更不悦了,想到后宫的那些“佳丽”就恨不得让她们都走了,等等,“走”,他终于有了解决的好办法,让这些所谓的后宫佳丽迁移去不就解决了问题嘛。想到这,胡亥觉得自己太厉害了,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笑容,高兴这么好的点子都能被他想到了。
好处:第一点,这些女子都是些平民或者没背景的,也不会损失到官员的利益,他们就不会太反对,七国什么的早就不在了,也省了麻烦;
第二点,让人整理了一下数据,不多不少刚好六千多一点,既达不到赵佗要求的一万,但又比要求的一半高一点,可以让他有苦说不出;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是事情办成,他就解放了,以后也不用再头痛,也终于不用再见到这些审美中的奇葩了;
第四点,不但可以保证中原的正常性别比,免得激起国内民众的情绪,还可以借此宣扬皇恩,让驻扎在南越的士兵记的他这个皇帝的好。
在天下人看来唯一不好的就是皇帝没老婆了,可这与他们关系不大,所以只要皇帝舍得,他们是不会说什么的,何况就算他们说,也不顶用啊。
第二天,胡亥就让恭厚去宣了个博士来小说,果然写的好,很合他的意,不但把意思讲的明明白白,还让他们时刻感激皇恩,这古代人干古代的活就是拿手,要是他自己就一定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最主要是太文言文了,他觉得麻烦。
宫中的妃子听说要到又远又穷的南越去,就开始闹腾,假装上吊自杀的不在少数,胡亥不得不使了个小手段,让一个人秘密的天天晚上去扮鬼吓她们,不到两天果然就有人来要求去南越了,让胡亥有点哭笑不得,不过还是按预定答应了她们,并让一队士兵将她们和其余所以妃子都安全的送到了南越去。
那些个大臣也意思意思的阻拦了一次,无非就是在宫殿外跪着请愿,胡亥知道都是这些都是些守古的老顽固分子,无非就是说些什么皇帝的妃子怎么能赏给士兵呢,然后就是抬出于祖宗、于礼法不和之类的,他理都懒得理。
胡亥心想:要是以前秦始皇在的时候,你们也敢这样那我就真的佩服你们,焚书坑儒,重型法,收天下之兵器于咸阳铸成十二铜人,哪一桩哪一件不是害人的事,你们怎么不去阻止,反倒是我做些利国利民的事,你们倒出来积极劝谏了。
最后在大家众说纷纭下,胡亥还是坚定不移的实施了该项政策,宫中的妃子,除了太后都被迁徙到了南越,历时几月才长途跋涉的赶到了南越,为以后的南越和中原文化的融合做了不朽的贡献,这也成了赵佗最后难以起兵反叛的最终原因。
眼看着又过了几天,胡亥觉得李斯也应该有些动作了,而且被押来咸阳的蒙恬、蒙毅,应该也不久就会到了,这都是利于他的好形势,心里自然天天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