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看着李华夏,说:“华夏,所谓【入微】,所谓【人机合一】都只是我们自己定义的境界。想要达到【人机合一】,我们首先要知道,【人机合一】是什么。机甲的发展史你了解吧?”
机甲发展史?这东西李华夏是学过的,高中历史课上专门有一章是介绍这个的。李华夏回忆了一下,说:
“在星际航海初期,机甲作为一种单兵武器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是坦克与飞机的结合体!
“机甲设计之初的目标就是全天候、全地形作战。随着机甲的普及,人类各个势力之间的军备竞赛开始由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向机甲技术转型……
“机甲从最初的十余款,发展到今天,整个阿斯伽迪亚已经有超过60万款机甲。在120年前,共和国官方统一了1-9分的机甲评级体系。并从机甲的种类上,将机甲分为战士型、斥候型、刺客型、坦克型四类……”
李华夏零零总总地将自己记得的机甲发展史叙述了出来。直到赵衍打断了他:
“嗯,你说得差不多没错。可是,你知道最初的机甲,是怎么操作的么?”
李华夏回忆了一下,终于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我们的第一代机甲,是采用人体遥感操控的!在驾驶舱里,机师会戴着一个感应头盔,四肢上会有四个感应环,机师在驾驶舱里做什么样的动作,机甲也会做出同样的动作……”
啊?还有这种操作?李华夏心里暗想:这不就是天然的【人机合一】么?
“那……为什么这种操控方式被淘汰了呢?”李华夏很好奇。
针对他的问题,赵衍解释说:“很简单,这种模式对于机师的身体素质要求太高!并且,那个时代的遥感技术还不成熟,经常机师做出了动作,机甲的反应跟不上……
“并且,这种操作模式,驾驶舱的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那个时候的机甲常常被设计成超过10米的庞然大物,即浪费材料,战力又低下。
“后来,经过好几代的改革,机甲操控系统最终被定型为今天使用的机械键盘加操纵杆模式。”
“那……这个跟【人机合一】有什么关系?”李华夏有些疑惑。
“从一开始,我们人类对于机甲的追求就是让机甲能够像人类的身体一样,使用格斗技巧!甚至将一些武学招式融合进机甲格斗里面。这就是所谓的【人机合一】!但是由于现行操作模式的限制,机甲的行动,天生就带有局限性。”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比如机甲做直线突进,就需要机师在键盘上按下ct+l,机甲就会迈出左脚,接下来,机师只要再按下crb2,机甲的后背喷射口就会二级点火,推动机甲前进……
这一串串指令都写进了机甲的主控系统,每一个动作都标准到毫米级。
通过在机甲键盘上输入不同的指令,机甲可以做出不同的战斗动作,从而与敌机格斗。双方的机师比拼的就是谁的手速更快,能够做出更繁琐、更有效的攻击动作。
但是,因为机甲的每一个动作,都被设定好了固定的轨迹,那么做直线突进的时候,想要让机甲左脚少迈0.5米,那是绝对做不到的。那所谓的【人机合一】就只能变成空谈了。
举个例子,在军用搏击术中,有一招【弹腿侧踢】,需要使用者先做一个垫步,然后出右鞭腿。
这一招,高手做起来千变万化,垫步的距离远,发力更刚猛,但是攻击节奏慢;垫步的距离短,攻击节奏就变快了,但是相应的力道就会减弱。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垫步距离,才有更有效的打击对手。
但是换成机甲来做的话,就需要机师需要输入固定的指令,将机甲抬腿,跳跃,曲腿,侧踢等等指令组合在一起,形成最后的攻击。可是,抬腿、跳跃这些基本的动作,动作幅度只有几个档次可以选择,做不到随心所欲地选择。
所以,机甲使用【弹腿侧踢】,就只有寥寥无几的几种套路可俱选择。
“【人机合一】的境界,就是需要机师打破现行机甲操纵模式的局限性,让机甲拥有像人一样的灵活性,多变性!从而掌握人类自身的格斗技巧,这种格斗技巧,放在机甲上,我们称之为【机甲武学】!”
最终,赵衍给【人机合一】的境界,下了具体的定义。也让李华夏明白了,他最终的目标
想象一下吧,将自己变态的体术与机甲结合起来,那会是怎么样一种效果?
李华夏对【人机合一】的境界,更加期待了!
最后赵衍又说:“前些天,我让你反复练习的七个基础动作,就是为了让你对机甲的动作模式,以及行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你完成得很快,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有一种,你自己就是一台机甲的感觉?
“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机甲真的变成你,去使用传说中的机甲武学!我见过你的格斗技术,非常棒,叫【截击术】对不对?什么时候,你能让你的机甲,像你一样,使用截击术,那你的达到了【人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