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待卫忠强说话,国舅便是摆摆手:“先坐吧!”
卫忠强只好落座,刚欲张口,国舅便道:“你是要说今天满城花名册的事吧?”
卫忠强点点头:“国舅果然是料事如神!这花名册虽然是印制的造假品,但是对王子的名声非常不利,尤其是在这个国君调查前几天黄袍事件的关键时刻。”
“老夫岂会不知?但是衙门在大牢里面审死了两个散发花名册的人,依旧没能找到幕后之人!”国舅面色微微一变,显然对这事也是极为上心。
“今日老夫借机进宫的时候,一向不问朝事的太后却是召见了大明王。虽然不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但是这只是皇家摆出的一个暗号!”国舅沉声道。
“难道……太后要力保大明王?”
“龙袍的事情还在暗中调查之中,力保谈不上,但是太后今日之行已经是让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太后不想大青王和大明王之间的事情闹到最后一步。若是没有今日花名册一事,三王子是占据绝对的上风,就算到时候黄袍的事情查不出个水落石出,也必定让他在朝中大受影响,只能明哲保身!但是今日这事情一出,对于两位王子的争斗,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说不定,三王子会因为此事而陷入僵局之中!”
“国舅说的极是!现在三王子在宫中诸多事情不便出面,一切还请国舅主持大局!”卫忠强恭敬道。
“主持大局倒是不敢,只是我一向和三王子比较亲近,自然是不想他受奸人陷害!”国舅半世为人,尽管大青王已经交代卫忠强的来历,但是此时他说话还是滴水不漏。“你今日前来,恐怕是有着一些法子吧?”
“不敢!只是有些消息!”卫忠强正色道:“我只是很怀疑这是大成国镇北军代将军武名一手策划的!”
“武名?”国舅轻声叨念:“就是一个月以前被孙昌晋封的那个人?听说很年轻?”
卫忠强苦笑:“与忠强年纪相仿,但是此人为人心狠手辣,乃是诡计层出不穷之辈!决不能以同辈人的能力向待!”
“能够被孙昌看重的人,没有一番本事自然是不可能!只是,你怀疑的理由又从何而来?即使是在天风国,要想对大成国的将军动手,没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国君是绝对不会采纳的,现在大成的征粮使臣尚还在驿馆,满朝百官都已经备感头痛,如果再涉及孙昌极为看重的武名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好,恐怕引来两国交战,这是国君和皇室绝对不允许的!”
大成国和天风国的关系,因为历史渊源,地理位置和军事力量以及大明王与大成国长公主和亲的关系,十几年来已经比较牢固了。如果唇亡齿寒的两国产生摩擦导致兵戎相见,那正好给了魏国这头野心勃勃的饿狼坐收渔利的千载机会。
因此,没有足够的确凿证据,天风国国君是决不允许对武名采取任何带有敌意的行动。
当然,这里的行动是官方的,并不包含某些势力暗地里出手。毕竟,武名前往天风国,并没有得到大成皇帝名义上的派遣,所以天风朝廷并没有义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保证武名的安全。
所以,一切的行动都是需要足够的证据。
“今日来此,正是为这事!武名前往天风国并不是独身一人,他还带了一个心腹手下来,那个心腹之人现已经被我擒住!”
国舅微微皱眉,他也是久经官场之人,从卫忠强的一言一行不难看来,他对武名的恨意极高,要无所不用其极的将后者除去。
“莫非你觉得用一个手下的口供,便可以治武名的罪?你要知道,这可不是市井断案啊!这关系到两个国家的层面,你这个证据还不足够有说服力!”国舅摇头道。
卫忠强心中苦笑不已,若是能够拿到他的口供那倒是好办,问题是魏武压根就不招供。
“国舅,您对武名恐怕有所不知!他乃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这个属下与他从小一起长大,早已亲如手足!”
“哦?有情有义……此话怎讲?”
“想必两个月前宣德门的事情,国舅肯定有所耳闻!”见得国舅似笑非笑,卫忠强面色不太自然,只能咬牙道:“当日其家人被王成卫所擒,王成卫以其家人相要挟,那武名竟然选择了要亲人而背叛孙昌;再加之我与武名也打过交道,他绝对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听完之后,国舅面色平静,丝毫片刻。
“既然你如此肯定,那老夫便祝你一臂之力吧!虽然不能左右国君的绝定,但是要斩杀一个传播谣言的乱民,想必即使是国君也会答应吧!”
“那忠强就代王子谢过国舅了!”卫忠强起身拱手,极为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