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悶了,每年自恣都是這樣,難過什麼。你又不是比丘,下次不要再犯就好了。』悟空說道。
早上得自恣活動,李忱並沒有被點名批評,他畢竟不是寺裡得僧人,被悟明點名得是了凡。
『我佛門弟子,應該以佛法唯唸,時刻精進,不論年齡大小,既然進了佛門,就是佛門弟子,應時刻遵守戒律。』,擔任五德得悟明,在眾僧吐完槽後,站起來說話了。
所謂五德,就是住持這些自恣活動得司儀,共有兩位。說是司儀也不完全正確,他們也負責評斷,並且擔任懲罰者。
也就是說,那些僧人批評某人,會有五德來評斷是否確有其事。如果確有其事,被批評人會被懲罰,還要悔過。
『了凡,你曾有多次出入鎮上酒舖,破了戒律。可有此事。』,悟明說了些冠免堂皇的話後,把矛頭指向了凡。
『這個…我…。』,了凡被質問,大驚。因為他年紀小,以前師兄們多禮讓他,沒人把矛頭對準他,一下子被人這麼質問,還是他一向尊敬得悟明,讓他驚慌失措,更何況,他說得確有其事。
『這個…那個…我。』『悟明師弟,妄語也是一項戒律,不要錯上加錯。』悟明嚴肅說道,帶給了了凡更大壓力。
『是我帶他去得,要怪怪我好了。』,李忱看不下去了,認真說起來,了凡得罪名,什麼喝酒吃肉,出入酒舖有入佛門形象,都是他害得。
其實他也沒惡意。帶了凡喝酒是有一點惡作劇得心態,一來他認為唐酒算不上什麼烈酒,讓了凡少少喝一點沒關係。再者,這麼小的孩子,什麼都不懂,修什麼佛法都是假得,跟那些文青無病**差不多。
而吃肉,主要是為了了凡發育,這麼小的孩子正在長身體,光吃素怎麼夠。還有就是理由同上面第二項,這麼小的孩子,吃什麼素,他懂什麼。
沒想到現在就這樣被批評,然後這個悟明,有話對他直說好了,幹麼要選在這個時候,他實在有點厭煩這個人。
『李郎君,你可知道,壞了比丘得修行,是多大罪過。』,見李忱說話了,悟明也不在針對了凡,他說出得這句話,可是一向嚴重得指控,『往小了說,你是引誘了凡破戒,往大裡說這是樹立一個壞榜樣,破和合僧。』
前面說過,在唐朝,要出家要度牒。可是呢,不是光有度牒就可以出家了。有三大條件。
第一個條件,出家出家,出了家就離了凡俗,不用當兵、服勞役、納稅,既然你要出家,就表示跟凡俗一切無關,但是也不能自己想當就當。有父母再必須父母同意,當官得先辭官,當人家奴僕得要主人赦免,不能結婚,有結婚得先和離。
第二個條件,就是要年滿七歲,然後七十歲以下得健康人。第三個條件,不能有殺父、殺母、殺害僧人、對佛祖不敬,以及最後一種,破和合僧(破壞僧眾和睦。)以上幾種,有一種不符合,就不能出家。
悟明的指控,就是說李忱帶了凡喝酒、吃肉,犯了戒律是一大罪,目蓮他娘怎麼下地獄得?不就壞人修行。 往深了說,李忱是故意樹立壞榜樣,讓其他僧人不高興,破壞僧眾和睦。所以,這個指控是很嚴重得。
正當李忱,想要爭辯一二的時候,另外一為五德說話了,『依貧到來看,十三郎是無心之故,了凡年紀尚小,多加勸導就好。李十三,等一下來找我。』,另外一位五德就是住持慧寂禪師。
能和慧寂禪師一起擔任,佛門一年一度吐槽批鬥大會得持,難怪很多人會視悟明為下任住持人選。畢竟這個批鬥大會完,還會給僧人戒臘。
戒臘得意思是比丘得工齡,意思是說你當了多久得比丘。當然當了越久比丘,就越受人敬重。就像一個商號或是在理面工作得,做的越久便越讓人信任,以後出去辦法會什麼,拿得錢也比較多。
李忱,本來以為,去住持那邊,了不起就是挨頓罵,然坐個保證,以後絕對不再犯就好了。可是沒想到,真正得陰謀,正在那裡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