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好吃,好久沒吃過餃子了,好吃不過餃子。』,李忱也咬了一個,一口咬開一半,肉餡得,似乎還是羊肉。
『我還怕柱兒你不吃呢。』,看來了凡媽鬆了口氣,本來還擔心了凡為了守戒律不吃肉呢,只是,孩子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光吃素怎麼可以。
了凡媽欣慰,李忱也開心,吃得開心,他可是好久沒吃過餃子了,原來堂朝也有餃子,可惜他以前去酒舖,都沒看過,下次可以問問老闆。
『餃子?這是十三郎家鄉得叫法嗎?我們這倉房鎮,周圍習慣都叫湯中牢丸。』,了凡媽笑著說道,李忱一聽暈菜,難怪他沒聽博士說過餃子,感情原來叫這個怪名字。
牢丸,李忱就沒敢吃太多,人家那是給準備了好久,給了凡準備得,自己不過就是個捎帶。當然,了凡媽是沒這樣說,不過,一個成人了,總不能連這點眼色都沒有。人家不說是客氣,真吃了也不會說什麼,不過總不好當個惡客不是。
不過呢,了凡娘還準備了一些個東西,即使李忱不吃牢丸,也還有東西可以墊墊肚子,真的是墊墊肚子。李忱如果放開了吃,這點東西就是個半飽。
『這是菜羹,用七種蔬菜去熬得,本來是前幾天人日該吃得。』,李忱捧著一碗菜湯,聽了凡娘介紹。了凡娘已經知道李忱這個可憐娃,長這麼大居然沒過過什麼春節,好心得給李忱介紹。
『李忱:吼!誰沒過過春節,我只是過一千多年以後得春節好嗎?),李忱內心大吼。
其實這蔬菜羹,李忱前幾天在寺裡面也有吃過,不過那時候他沒在意,就當普通素菜了。沒想到是唐代過年期間要吃得幾種菜色之一。
唐代,從初一開始就被分配成幾種動物得日子,慣例這一天,不吃這種動物得肉。
初一不吃雞,初二不吃狗,初三不吃豬,初四不吃羊肉,初五則是牛肉,初六是不騎馬。初七是人日,不能吃人肉…
好吧,大家又不是李大嘴,哪一天都不能吃人肉,初七是人日,這一天慣例要吃蔬菜羹得。當然了,初七這天還有很多風俗,可是李忱都在廟裡面,也沒機會看到,我們以後再介紹。
吃完了這個牢丸,湯中牢丸,又吃過蔬菜羹,李忱向了凡娘辭行,帶了凡去了鎮上,免不了又是一陣哭泣,李忱不耽誤時間,保證以後有機會再帶了凡回來,再不趕緊走不行,真怕了凡他耶突然回來了,那麻煩就大了,
趕著牛車,了凡躺在車上打飽嗝。了凡吃了一頓飽,躺在車上打飽嗝。李忱免強墊了墊肚子,慶幸自己沒吃太多。本來就準備到鎮上吃得。
安頓好了凡,李忱走到倉房鎮上,整個小鎮已經沸騰起來。今天是正月十四,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了。鎮上得主幹道上,已經裝飾了大大小小,各種不同樣式得彩燈。
這些花燈,都各有各樣,扎生肖花燈是最基本得,有扎成花卉得,有作成人形,動物形得都有。李忱也看到了長壽寺得代表花燈。
這個花燈可不得了了,是一個巨大得燈樓,扎得跟長壽寺山門前牌坊差不多大小,好幾人糕,後面的主殿都沒落下,整一個巨大得花燈。這個燈樓佔地巨大,自然是在門口處了。
不僅是主幹道上,連一些小路都有掛著花燈,一些門戶門口也掛著花燈,不過這些個花燈,就沒辦法和主幹道上得相比了。
只是呢,現在天還沒黑呢,花燈得天黑才好看不是。所以李忱得目光掃過這些花燈,就急著循香味,開始找吃的了。
尋著香味,眼睛一看,街邊一個攤販,高聲喊著什麼,前面那個鍋冒著熱氣,李忱似乎都可以鍋裡咕嘟咕嘟得。難耐那個香味,李忱急忙湊了過去,『你這元宵怎麼賣阿?』
原來,唐朝人就有吃元宵了,不過…這習慣可不怎麼好,怎麼用炸得呢?是元宵本來就該用炸得嗎?到了現代,因為現代人恐三高都來不及了,才改用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