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赵红妆也知道,自己残花败柳,自然成不了正房太太。如果……能成为小妾也不错。
“你要严加管理手下那些老娘们,不要成天嘻嘻哈哈没个正形。”杨全的话语打断了赵红妆的沉思:“你要向武器工坊的王主事学习,学习他的管理,学习他的财务分配。没有干活的人,怎么可以分钱呢?”
一个女人面对一群男人时,会害羞胆怯。一群女人在一起时,却什么话都说得出口,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尤其是结过婚、生过小孩的女人。
赵红妆没有管理经验。又因为杨全没有给她明确的地位,不敢管事,造成那些老娘们都不怕她。不但不服从管理,还跳手跳脚要钱。
……………………
“听说了吗?杨家团练招人了。”
“杨家团练?兰田镇什么时候有了杨家团练?不是只有梁家团练和李家团练吗?”
“这你都不知道?是杨全那小子,镇上以前的小混混,现在发财了。还别说,杨家团练待遇很好。每月三两饷银,足量发放。伙食全包,每年四套衣服。一旦选上,立刻给三两银子的安家费。”
“还有这等好事?走,去看看。”
“同去同去。”
杨家团练招人告事一出来,立刻轰动乡邻。
一来杨全居然可以组建团练。
要知道,能够组建团练的都是在地方有很大名望的乡绅,比如百年世家梁家、世代耕读的望族李家。
反观杨全,一年前还是不入流的小混混,大字不识几个。现如今,居然搞起团练来了。真不知他哪来的门路。
二来杨全居然有钱搞团练。
搞团练费钱,大家都知道。士兵的饷银、抚恤、服装、伙食、武器、马匹、场地……哪样不花钱?
半年前,杨全几人还吃不饱。现如今,居然能养活上千人,拉起一支上百人的团练。真不知他哪里弄来如此多的钱。
三来杨全给的待遇太好。
别的不说,光是每月三两银子的饷银,就能令大明大多数当兵的艳羡不已。
要知道,大明普通军士,一年的饷银不足二十两,还经常被克扣。有些卫所兵甚至一年到头看不到军饷的影子,家中妻儿如同乞丐一样过活。
杨全此次招兵,不限户籍,不限民族,只要年龄在十六到五十岁之间,身体强健的男丁就行。
当然,每一个应征的男丁都需要通过张槃等人的考核。杨全可不会养闲人。
声势浩大的招兵,十里八乡适龄的男丁大都前来碰碰运气。这年头,种地实在难以养活自己。
经过几次考核淘汰,杨全一口气选拔了三百四十二名合格的兵员,突破了他当初只招两百人的想法。
落选的男丁都吃了顿饱饭,还有难得的大肥肉。这让他们更加羡慕入选的新兵。连落选的人都能吃饱饭,被选上的还不是天天有肉吃?
有些人看到杨全在仙府山的建设如火如荼,工人们的工资和待遇也不差,就留了下来,加入到建设大军中。一边干活赚钱,一边期待杨家团练的下一次招兵。
新兵交给张槃和石宇凡去训练。
杨全的团练中,新兵先要通过队列训练、体能训练、跑步训练、骑术训练。三个月后,根据新兵不同的特点,再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局、旗、队,侧重训练各队的杀手锏。
如骑兵队需要训练骑术、箭法、马上刀法。步兵队需要训练队列、长矛阵法、体能等。
张槃、钟向明这两个经验老到、眼光锐利的老兵,能轻易分辨出这些新兵中,哪些适合当骑兵,哪些适合当步兵,哪些能当夜不收。
新兵训练十来天后,杨全打算来一次长途拉练——跟随马帮跑一次安化。
……………………
梁老爷子已经对杨全免疫了。
尽管杨全很快就将十万两银子的茶叶贩运完成,梁老爷子一点都不感到惊讶。
如果哪天杨全说他怀孕了,或许梁老爷子也认为是理所当然。杨全给了他太多惊奇。
看着大厅中银光闪闪的九万两白银,梁老爷子不禁感叹后生可畏。
不到一个月,杨全就将五十万斤茶叶全都贩运完成,连银子都给拉了回来。这速度,让梁老爷子自叹不如的同时,也兴起了同杨全深度合作的念头。
“贤侄,老夫将整个梁家的茶叶全都交给你贩运,可以赊货给你,先拉货,后付款。如何?”
杨全大喜道:“多谢梁老爷子信任。小侄一定及时如数将货款奉上。”
崇祯十年的茶叶,梁老爷子还有差不多两百万斤,让杨全一次性全部拉走。这可是四十万两银子的货物。梁老爷子在杨全身上算是下了重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