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杨全诧异道。
在杨全心里,用刀砍人多爽。一刀下去,鲜血横飞,挡者披靡。因此,他二十几人的队伍,大部分用的是刀。其余没有用刀的家丁,是因为他实在没那么多刀,只得发给一根长矛凑数。
“用刀杀人,看着鲜血淋淋,其实杀伤力不如枪。一刀下去,只要不砍中要害,敌人还有继续战斗的能力。而用枪,不管捅到哪里,只要捅得足够深,敌人立马倒地,流血而亡。”
“而且,练刀比练枪困难得多。一把好刀也不易得。打制一把好刀,至少能打制五个矛头。”
“战阵中,长矛的威力比刀大得多。一寸长一寸强。大刀还没有砍过来,长矛已经将敌人刺穿在地。”
“不错,”张槃附和道:“戚帅的战阵中也大量使用长兵器。”
原本张槃也是想要将家丁队伍训练成长矛兵,奈何杨全固执的认为刀兵比长矛兵好用。杨全还费尽心力,弄回来十几把好刀。张槃只得练成一大半刀兵,一小半长矛兵。
但杨全错有错着。
张槃原本没有想到杨全会花大力气购买马匹。在他心里,一个南方山丘地带的土财主,能训练百十来个家丁,能有几匹战马就不错了。
结果杨全不仅购进几十匹蒙古战马,还雄心勃勃的想要练出一支强悍的骑兵队伍。
现在,有过大刀训练的家丁很容易成为合格的骑兵。
轻骑兵使用的武器一般是刀和弓箭,很少使用长矛。
在急速的冲锋中,长矛只能使用一次,就会折断。而略带弧形的长刀能很轻易的划开敌人的盔甲,砍断敌人的脖子。
虽然杨全现在人马不多。但只要有钱,只要舍得花钱,会没有人马吗?
大明近两亿人口,没饭吃的大把。只要杨全贴出告事,三两银子月饷招家丁,立刻就会有人打破头想要参加。
“步兵使用长矛,骑兵使用刀箭,是最为合理的配置。”张槃道:“如果有火枪火炮就更好了。”
听了张槃和钟向明的话,杨全陷入沉思。良久,他道:“你俩都当过兵,应该比我有见识。既然这样,今年咱们要扩大家丁队伍,就按你俩说的,骑兵用刀箭,步兵用长矛。”
“你家是世袭匠户,那你爹会打造兵器吗?”杨全问王大用道。
“当然会。”王大用自豪道:“我爹是莱州卫最好的铁匠。不仅会打制兵器,还能打制火枪。可惜我没有学会。”
孔友德叛乱时,王大用才十二岁。王自强带着全家南下逃难,自然不会有机会打铁,家传的技艺差点失传。
“太好了,”杨全欣喜道:“改天让你爹重操旧业,竖起铁匠铺子,给咱们打制统一的兵器。”
杨全的武器来路繁杂、制式多样。有以前打混时留下的劣质刀具,有狙杀左帅贼兵后抢得的武器,有从小碧岭独眼龙处缴获的武器,有从安化县城购买的武器。
各种武器制式多样,良莠不齐,给人杂牌军的感觉,战斗力也有所影响。
如果能自己打造统一制式的武器,家丁队的武力还会上升两成。
另外,家丁队都没有盔甲。
冷兵器时代,盔甲是士兵的第二生命。有盔甲和没盔甲的士兵,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
“那些俘虏的土人怎么办?”梁四问道。
“军队中抓到俘虏应该怎么办?”杨全问张槃和钟向明。
“没有深仇大恨、没有恶行的俘虏,一般都是教训一顿后放了。”钟向明道。
卫所能对付的都是小土匪。对这些小土匪,是杀是放,一般看长官的心情。不过,大都会放了。
只有孙承宗这种狠人,才会赶尽杀绝,不留余地。
“都杀掉。”张槃道:“如果是建奴,不用二话,杀掉。如果是包衣奴才,看他是否反正。如果死心塌地跟着建奴,也一并杀掉。”
张槃一直活跃在辽东,并且是敌后作战,自然杀心重。身边到处是敌人,还讲仁慈,那不是傻帽?
“问问那些土人,看他们是否愿意反正?”杨全手底没有弓箭手,就张槃能射几箭,钟向明的箭术也不咋的。他急切需要这些土人弓箭手。
如果能组建一支能在山地作战的弓骑兵,整个湖广南部山区岂不是能横着走?
杨全没有虐待石宇凡这些土人俘虏。他内心是希望这些土人能为他服务的。如果土人不松口……杨全可不是善男信女。
“大人,小的愿降。”石宇凡一口答应。“只要能给一口饭吃,能有个安身之所,小的干什么都愿意。”
杨全大喜。
收拢了这些土人,杨全手里有了能够远程打击的武力,以后居家旅行、杀人放火、攻城拔寨就方便多了。
“你们以后不能再做土人,只能以汉人面目出现。”杨全交代道:“你们将参加我的家丁队,享受其他家丁同样的待遇。每月三两饷银,提供伙食,每年四套服装。每逢出战,另有赏赐。”
还有这等好事?石宇凡忙磕头谢恩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石宇凡这些土人确实有两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