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好呀,那个男人,早听说了不咋样。
这样又有点幸灾乐祸。
倒是孙小雅,说出来之后,反而轻松些。看到罗书宇吓傻的样子,又觉得这样的他有些可爱,
“你可是喝过洋墨水回来的,听说,外国离婚的人,朋友都会上来恭贺哟,那你也恭喜一下我吧。”
孙小雅轻松打趣的话,却导致罗书宇更觉尴尬。
他是对这个消息,觉得太突然了!
“瞎说什么呢!
…
不过,你现在过得好,才最重要!”
罗书宇词穷,显得有些别扭,摸着后脑勺绞尽脑汁,也才想出这么一句最直白的、他最想说的话。
。。
。
他怎么可能恭喜她!
这些年,虽然没有过联系,不过她的生活,他却经常能耳闻。
他一向不八卦。
可是,孙小雅那位最能闹八卦的前夫,让她的人生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八卦,
那些流言太过“精彩”,顺着同学间的传播,让罗书宇不想听都无法绝于耳畔。因为对她本性的了解,罗书宇每次听到那些流言时,都会心疼她的处境。可是一次次的,又都无奈的将自己的关心放在空气中,任由它随风飘散。他的不闻不问,才不至于让她混乱的人生再添任何一丁点的乱。
最终,她的婚姻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他怎么忍心调侃一句“恭喜”,对她那受尽侮辱折磨的半生。这里毕竟不是在美国,没有那么开放的人际环境,所以女人们不是退无可退守无可守,决不会走向离婚的那一天。别说世人无法接受离婚的女人,就是女人们自己,都无法接受离婚的自己,这才是最可怜之处。
而现在,罗书宇面前坐着的这个女人,她到底是怎么经历过来的,才会有她嘴里吐出的“我们离了”,这看似轻飘飘的几个字,后面带着的沉重和无奈?
罗书宇突然间特别心疼孙小雅这些年的心酸和不易,还有那挣扎至今的勇气。
心疼她,罗书宇一直都有。
只是这次,她是来到了他的面前,他直视着她,这种心疼格外加剧,剧烈得像是那口渴时喝水太快,水流混进鼻腔那么的呛得难受…
。。
。
罗书宇从同事那儿打听到,农大附中有教师编制空缺,他赶紧联系孙小雅,问她愿不愿意去试一试。
起初罗书宇是有一些担心,她会不愿意。毕竟再次重逢,他对她的心境还没有太多了解和知晓。还好,孙小雅的反应,让他庆幸自己热心的张罗。
她很乐意去试试,而且对罗书宇的热心,也非常接受。
农大附中,因为地处郊区,师资不强,学生不多。
条件好些的学生,家里都会想尽办法送进市区的重点中学就读,剩下的学生基本都是农大校职工里条件不理想家庭的子女。
附中的教师队伍里,年轻些的,会想尽办法动用一切关系,调进市区中学。工作地点,直接影响到老师们接下来的人生、找对象、安家一系列问题。中年教师更是在郊区学校窝了半辈子,更加要运用自身的教龄优势往市区挤。导致附中的教师编制,常年处于空缺状态。
又不是名校,也不是重点,这也是罗书宇一开始担心孙小雅不愿试一试的所在。
孙小雅却不是这样认为。
她被“形式”所迫背景离乡,更是离开了她心爱的讲台,这是她最不舍所在。培训补习机构的教师工作,毕竟不比讲台过瘾。而且这个农大附中,离她儿子的展末财大又近,方便亲情团聚。
展末农大这片校园,她待着的这段日子,也觉得这里格外幽静,特别适合她的脾性。
以后儿子毕业了,他会有自己想闯荡的未来,孙小雅就决定在农大待下来、在附中待下去,过一个没有太多人认识她、没有太多闲言碎语、没有太多干扰的生活。
更加是,又可以重新走上她喜爱的讲台。
。。
。
了解到孙小雅这样的特级教师愿意一直留下来,附中的校领导也是喜出望外。
很快孙小雅工作的事情就定下来了。
罗书宇又帮着孙小雅一起搬行李,安顿在附中的教职楼。
“你过来农大这么久了,我还没好好尽地主之谊请你吃个饭呢!就今晚吧,一起去吃饭吧。这边的事都安排好了,你也应该有心情赏个脸了吧?”
罗书宇主动的邀请,孙小雅也大方接受,
“好呀!”
她顿了一下,又接着说,
“不过,是要我请你,你看看,你帮了我多少忙呀,今晚这顿一定得是我请。”
两个人推搡来推搡去,最后,还是罗书宇拗不过孙小雅,
“好,今晚就算是你的开工宴吧!开工大吉!祝你新工作新岗位顺顺利利吧!我的东主宴,改下次吧。”
。。
。
尽管是只有两个人一起庆祝的开工宴,也丝毫不碍它的热情高涨。
罗书宇、孙小雅都是心情舒畅,兴起时,还都一起几杯红酒下肚。
酒足饭饱的两个人,在展末农大无限悠美的月色下、校园中,边漫步边敞开心扉的聊着天。
这次展末农大重逢,罗书宇就一直尽心忙着张罗孙小雅工作的事,像这样的聊心事,两人还是第一次。也是两人,至高中分别后的第一次。之前因为林兰的事,他和她也重聚过,可那时两人的话题里,除了林兰再无其它任何与两人相关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