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堂皇的殿宇,青铜熏炉中的渺渺轻烟萦绕在屋中,久久未散去,一个五岁的小儿正坐在书桌前,背着双手诵书。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小儿刚背完书,刚想扑进母亲的怀中时,又立即记起母亲的叮嘱,于是一副大人模样的作揖行礼,挺直腰板,板着面孔说道,“母亲,我已经背下了。”
侧坐在一旁的女子含笑轻点了点头,说道,“就知道延儿最聪明了,”小儿听到女子的夸奖之后,得意的朝着旁边的苏安做了个鬼脸。
女子笑着招手,示意小儿过去,小儿欢快的跑到女子的身旁,安静的坐在一边,诧异的问道,“母亲,父亲呢,父亲不是说只要延儿把《论语》全部记熟之后,他就会来看延儿的么。延儿已经好久都没有见父亲了”。
旁边的女子听见小儿的问话后,脸色立即变得很苍白,眼中爬上了一抹悲凉。小儿看见母亲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可是女子好像不愿意小儿看见她眼中的弱懦与泪光。转过头,刚开始的悲伤慢慢的化成了一脸无奈“你父亲这几天很忙,过后他会来看你的”。
小儿很不解的问道,“阿姐说父亲不喜欢我,他只喜欢还未出生的弟弟,所以才一直不来看我的。”小儿看起来满腹委屈,“母亲,你告诉父亲我会好好读书,还会写字,会听先生的话,还会好好的照顾弟弟们”。
女子见小儿这副样子,心狠狠的被针扎了一下,用力的给小儿一个拥抱,又在小儿的脸上揉了几把,说道,“延儿最听话了,只要延儿书读得好,你父亲会喜欢延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