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慈红了面颊,呐呐地唤了声,“师傅。”
此时在座的众人见这画面会心一笑,没人预料到方慈一语成谶,二十年内一草谷真的重振辉煌。只是一说到一草堂,人们便会想到足疗。
那时屈明子恨恨道:“我一草谷又不是只有足疗拿的出手?”
书落和待雪一齐上山去净古寺为皇后腹中子嗣祈福。
车舆停在山脚,书落和待雪并肩爬上山,山路平缓,二人全当散步了。
待到了净古寺高大巍峨的朱漆大门前,一位僧人前来迎接,“二位随我前来。”
待雪打量那名僧人,正是多年前观音像前给自己解签的那位僧人,彼时他尚是一个小和尚,呆呆地伏案读书。
“小师傅,真是有缘,两年前,我于观音大士面前求得一支签,还是你给解的签。”
小和尚闻言抬头看了眼待雪,思索片刻,恍然大悟道:“我记得施主。那时施主求了支上上签,问的是前程。”
待雪眉眼含笑,“正是,小师傅好记性。”
小师傅拨动佛珠,“哪里,哪里,施主的那支签灵验么?”
待雪想了想,“再灵验没有了。”
小和尚听了笑道:“观音大士面前的签最灵验不过。”
待雪和书落走在小和尚身后,待雪看见左殿内供奉着的观音大士,法相庄严。她扯住书落的衣袖,“咱们去求支签罢。”
书落看了左殿一眼,点头应下。
待雪望向小和尚,“小师傅如何称呼?”
小和尚念了声佛号,“贫僧法号穆和。”
“劳穆和师傅再为待雪解一签。”
“贫僧不敢推辞。”
书落和待雪相依跨进殿内,殿内陈设还是两年前的模样,可是今时不同往日,那时自己为父皇之死担忧,为妖物作乱发愁,如今的自己脱下一身包袱,心境比之当年平和许多。
待雪跪在垫上,合手默念佛号,执起签筒抽了支签,掷出三次圣杯,拿起签看是第九签。
书落依样做了,站起身将手中的签给待雪看,是第八签。
待雪取了签文来,第九签的签文是——“赵韩王半部论语定天下。上上签。劳君问我心中事,此意偏宜说向公。一片灵台明似镜,恰如明月正当空。”
待雪将签递给穆和,“劳穆和师傅解签。”
穆和摆摆手,“不劳烦。施主问何事?”
“还是前程。”
穆和沉思片刻,“施主询问心中之事,需执中无私往、莫空虚看。心如明镜,灵台清明,如同皎月当空,凡事正直则吉。施主前运不佳,前事去之后,渐入顺境。平素之存心种德之所由成。”【参考观音解签】
待雪静默片刻,嫣然一笑,将第八签递给穆和,“劳师傅再替我夫君解一签。”
第八签签文书道:“范文公断羹昼粥。上上签。岁寒松柏古栽培,雨雪风霜总不催。异日必当成大用,功名作个栋梁才。”
穆和恭谨接过,问书落,“施主问什么?”
书落雅然一笑,“姻缘。”
穆和看向二人,“两位施主都是贵气之人,天道庇佑,求得签也是极好的签。松柏之岁寒者,百木凋枯后,仍挺具秀者。当异可成大材老焉,乃大器晚成之象……”
书落并未看过签文,此时听到解签之语一怔,“大器晚成之象?”
穆和看向面前的二人,分明是一对小夫妻,可是签文所言确是如此。
待雪心思一转,前世自己和书落不正是辗转多年,方修成正果么?这般看来,这签还是准的。
待雪见穆和呐呐地无话可说,解围道:“许是有他意,有时也是做不得准的。”
书落低眉看向签文,神色复杂,半晌才微微笑了,“求签问佛,哪里做的准?事在人为,命途是握在自己手中的。”
说罢,牵着待雪的手便要离去。待雪歉意地笑穆和一笑,跟着书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