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那士子出言唤道,“既然是品评。我写的究竟如何,你倒是说一说啊。”
杨辰停下脚步,回头望了座上君王一眼。李显点点头,道:“既然已经看了,你就说吧。说错了也不怪你。”
“是。那奴就斗胆一评了。”杨辰低身一礼,转身望着堂下众人。说道,“这位郎君辞藻华丽,将大明宫景描写得入木三分,只可惜浮华有余,反而显得空泛,实则笔力不足。再加上细节上仍有可待商榷之处,这篇文章,尚称不得一流。”
众人万万没想到这小宫人这般敢说,一时都有些愣了。那士子脸涨得通红,问道:“泛泛而谈,没有根据。你倒是说说,我哪个细节可待商榷?”
杨辰低眉垂目,淡淡说道:“郎君有‘燕来归王谢’之句。‘王谢’者,士族门阀也,虽然贵重,可到底也只是臣子,用此来代指帝王居住的大明宫,未免有欠妥当。”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惊得不仅仅是这小宫人这么短的时间便将文中语句记得如此真灼,更惊讶她只看了两眼就发现了如此纰漏。有这等功力,文思定不一般。
那士子瞠目结舌地看着她。杨辰仍旧淡淡,低身一礼,道:“奴若说的不对了,还请各位多加指正。”
“说得有点意思。”崔湜斜斜坐在席上,仰头说道,“杨宫人,不妨来看看我的?”
杨辰知道这是他在替她解围。新科士子得罪一个就够了,总不能都得罪了去。
她缓步来到崔湜面前,将他桌上的纸页拿起,入目是一首七言: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杨辰微微一笑,说道:“中书令的用词比刚才那位士子还要浮夸些。”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怔,继而满堂大笑。桓彦范拍着崔湜的肩膀,说道:“澄澜啊澄澜,枉你自诩诗才冠绝朝野,没想到今日被这小小宫人给批了吧?”
见比自己高出那么多级的官员都逃不过这个这宫人的毒口,方才那个士子的脸色也稍微缓和了些,随着众人哄堂大笑。李显高坐在龙椅上,哈哈笑着点指说道:“这个丫头有趣,犀利得很啊。”
待众人的笑声退去,杨辰方才低身一礼,说道:“其实中书令行文考究,平仄也是四平八稳,别有一种磅礴气势。华丽辞藻倒不觉得突兀,反而是锦上添花。”
“多谢娘子口下留情。”崔湜望着她,双眸中是旁人无法察觉的温柔。杨辰微微低了头,唇边也浮起一丝笑意。
忽然一旁一个文士说道:“啊呀呀,我说怎么看这娘子面熟。当日上阳宫中,流觞亭畔置酒,出口成章的那个宫人,可就是她!”
众人被他这话说得一头雾水。
“哦?”李显身子前倾,似乎来了兴致,道,“出口成章?这又是怎么回事?”
那文士起身说道:“回禀陛下。当年神皇陛下有幸上阳宫,我等曾在花间置酒斗诗,正是这位宫人执笔抄录。她一手小楷行云流水,诗才更是惊艳,实在是一不可多得之才啊!”
杨辰只觉得那些望向自己的目光瞬间变得不寻常起来。
“果真如此?”李显问道。
杨辰俯身下拜,说道:“陛下,奴当时不过一时兴起,信口胡言,难登大雅之堂。”
堂内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暗自揣测着帝王此时的心思。有两两离得近的,互相递一个眼色,这个小宫人怕是要平步青云了。
“如此说来,倒真是一大才了。”韦皇后突然开口,含笑说道,“如此才学断没有埋没的道理。陛下,臣妾想向您请个封赏。”
李显侧身望着韦皇后,道:“皇后尽管说。”
韦皇后侧眸看着杨辰,说道:“自上官昭容入了宣政殿,内命文告之事一直无人掌管,紫宸殿也正缺一个秉笔女官。既然她通晓文墨,不如就封个殿前女史,入紫宸殿当差吧。”
杨辰低着头,心里微微一惊。其他人却是暗叹韦皇后的不简单,轻而易举就把这个宫人隔绝在了龙床之外。
“这……”李显脸上倒没有想象中的懊恼,只是侧头看着上官婉儿,道,“昭容,她原是你殿里的人。皇后这般要走了,不会不合适吧?”
上官婉儿淡淡一笑,道:“但凭皇后调遣,婉儿绝无怨言。”
“好!”李显一笑,道,“那就传旨,封杨辰为紫宸殿女史,明日起入殿授命。这品级么……紫宸殿乃是内朝,品级也该说得过去才是。就封个……从五品吧。”
杨辰抬起头,万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安乐公主却已站在她旁边,出声说道:“愣着做什么,还不快谢恩?”
杨辰急忙底下头,地砖微凉,冰着她有些发热的额头。
“谢陛下,谢皇后娘娘。”
ps:
不好意思,这章字数多了一千。茯苓极力缩减,可为了情节连贯,也只能如此了。这章还挺重要的,无法切割。诸位海涵。另外,诸位看官,咱不敢求打赏,求个评论可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