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南,一处大宅横占数坊。街北四扇对开金凤衔环朱漆大门,大门由一左一右两根朱漆大柱支撑,柱脚上垫着两块镇宅大石,石上雕着麒麟兽,英武非常。正门上方有一匾,上书五个大字“太平公主府”。
府门前,李隆基翻身下马,守门的仆役早早地便应了出来,道:“郡王殿下安好。”
李隆基扬首问道:“公主可在府中?”
仆役低头道:“公主在。”
李隆基将马鞭甩给仆从,说道:“你速去通报,就说本王有急事要面见公主。”
“是。”仆役躬身一步,“郡王殿下请里面稍侯。”
公主府正堂内铺着丝毯,描金廊柱上挂着明珠串成的帘子,由那笼着鎏金彩罩的花灯一打,越发显得耀眼夺目。李隆基正坐于堂内,手捧着新茶喝着,忽听远处琳琅作响,继而便是女子的声音传来:“原想着明日庆功宴上才能见面,你倒自己跑来了。”
珠帘一晃,太平公主一袭朱色敞胸襦裙,外搭乳白披帛,缓步而出。李隆基上前见礼:“侄儿拜见姑母。”
“起来吧。”太平公主虚扶一把,李隆基站起身。她一双杏目含威,上下看了李隆基两眼,道,“出去了一趟倒是结实了不少。坐吧。”
太平公主由侍女扶着在上首落座,李隆基也侧身坐下来。
“怎的今日过来了?”太平公主问。
李隆基说道:“刚刚拜望过父亲。心里记挂姑母,就过来看看。”
虽然知道是客套话,可也听着舒心。太平公主笑道:“我挺好的,你不必记挂。”
侍女们捧上茶果,纷纷退了下去。待得大殿无人,李隆基方才问道:“我走这几日,朝中可好?”
太平公主面色如旧,道:“那韦氏快反上天了。安乐、永泰分别嫁给了武崇训和武延基,她算是攀上了武家这棵大树。”
李隆基眉头一蹙:“姑母打算怎么办?”
“放心,我自有办法应付。眼下最关键的,是如何让你在朝中站稳脚跟。”太平公主眸光一转,道,“那个来俊臣,我早就想办了他,眼下也是时候了。”
李隆基低头道:“姑母若有用得到侄儿的地方,侄儿但凭吩咐。”太平公主一笑,道:“这次的仗打得漂亮,想是母亲一高兴,前面的事就都能一笔勾销了。明日宴席上你可仔细些,讨得她老人家的欢心最重要。”
“侄儿明白。”李隆基顿了顿,道,“其实今日侄儿前来,还有一桩私事,想要麻烦姑母。”
“哦?”太平公主挑眉。子侄中虽然李隆基与她最为亲近,却甚少像一般姑侄般谈过什么私事。今日李隆基一说,倒引起她的兴趣来,“你说。”
李隆基低着头,道:“侄儿看上了一个女子,想请姑母成全。”太平公主一怔,她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事。想来李隆基也已经十七岁了,也到了该动这心思的年纪。看他如临大敌的样子,太平公主的心里霎时生出一种对子侄的爱护之情,笑问道:“是什么样的女子啊?”
李隆基仍旧低着头,道:“她……聪明,性子好,长得虽不必我们李家的女儿华贵多姿,却也算得上清丽。侄子心里喜欢她,想把她留在身边。只是……她现在在宫里。”
“她是宫人?”太平公主问道。
李隆基略一抬头,道:“她犯了错,被发入掖庭了。”
太平公主眉头一蹙,问道:“犯了什么错?”
李隆基立即说道:“其实也不是她的错。她以前在栾华殿当差,因为一点小事被安乐郡主抓住了把柄,发到掖庭去了。侄儿实在没办法,才来求姑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