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影月当留。
簪花君前好,
流水唱关鸠。”
她眼睛一亮,说道:“好啊,真是好!既点了诗经之题,又接着我的头四句。姐姐,幸好有你,不然我可怎么办。”
杨辰笑道:“你快读熟些,别让杜学士问住了。”
用过午食,杨雪霁和杨辰便准备往崇文馆去。正好李仙蕙要去东宫见父母,便和她们同行。杨雪霁已将新制的淡粉色罗裙穿上了身,夏日的风徐徐吹来,吹得她裙摆微扬,如同一只粉色的蝶,在郁郁宫城的夹道内飞舞。她的身旁是一身水蓝色襦裙的永泰郡主,杨辰捧着书箱走在另一侧。入了东宫大门,李仙蕙便带着侍儿往主殿去了,杨雪霁二人直接去往崇文馆。
“怎么也不见你去拜见太子?”怎么说杨雪霁也是太子义女。不去问安,于理不合。
杨雪霁淡淡一笑,道:“我去做什么?平白惹人嫌。”
杨辰看着杨雪霁仿佛无所谓的侧脸,心中更替她难过起来。杨雪霁转头看她一眼,笑道:“快些走吧。”便拉着杨辰的手往前走去。
崇文馆是一座二层小楼,楼前有着五十步见方的广场。广场上生者几株垂柳,远远的只见垂柳下正有人系马。
“重润哥哥!”杨郡主高声唤道。垂柳下的少年应声回过头来,见了她微微一笑,招呼着左右迎向她们。
来过崇文馆这么多次,也没一次遇到他们,今日倒是巧了。杨雪霁上前见礼,杨辰只默默跟在她身后,目光掠过枣红纱袍的李重润,掠过大腹便便的李重福,掠过广袖临风的李重俊,却偏偏没有看到李隆基。她顿时觉得心中空落落的,微微低下头。
“杨妹妹来听杜先生讲学?”李重润看着杨雪霁。
“是。”杨雪霁含笑答道。
“好,杜先生好啊。”李重福笑着说道。
杨雪霁挑眉问道:“杜先生哪里好?就知道让我们作诗作诗,都快烦死了。是吧,杨姐姐?”
杨辰站在她身后,微笑着点了点头。
“哦,那,那便是不好了。”李重福急忙应和道,笑容中透着憨厚随和。
“人家说好你就说好,人家说不好你就说不好!”李重润看着他,蹙眉说道。
李重俊哈哈大笑,道:“二哥嘴里没一句准话!”
几人都笑起来。李重福却也不恼,跟着他们一起笑。
这三个皇子都是在流放中成长,身上不仅没有贵族子弟的骄横之气,反而多了一丝沉稳和豁达。杨辰看着他们言笑晏晏的样子,与并州打马球的男孩子们也没什么区别,心中也多了几分亲近。
“哎,杨家娘子,你看我今日仪容如何啊?”李重俊早就看到了杨辰。他抬手正了正冠帽,挑眉问道。
杨辰心里刚对他培养起的好感瞬间消失无踪,看也没看他,只是低着头说道:“郡王好风仪。”
李重俊倒是较真儿,问:“你都没看我,怎么知道?”
杨辰淡淡道:“奴若看了您,刚才的话就变成假话了。”
众人皆哈哈大笑起来。杨雪霁说道:“我们进去吧,别让先生等着。”说着就拉着杨辰往里去了。李重润走在后面,一拍李重俊的肩膀,说道:“明知人家嘴里不饶人,你还老给她空子钻。我是该说你傻呢,还是说你太过聪明?”
李重俊微微一笑,道:“大哥取笑。我不过是和她玩笑而已。”
李重润拍了拍他的肩,便往大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