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起来到白飞雪那才知道他们早到游印天的草书斋去了,又忙往草书斋赶了去。
草书斋是平日里游印天处理清虚宫事物和接待客人用的地方,说是书斋,其实可以算是很大的一个殿堂了。慕容珂和苏莫赶到时只看到草书斋的门紧闭,燕无双正在门口紧张的转圈。一问才知道,刘成悟一到,就被游印天叫了进去,因为所谈之事涉及到国家的机密,所以他让燕无双在门外候着。
许是听到苏莫来了,游印天让白飞雪将苏莫带了进去。一进草书斋,苏莫就感觉到了气氛的沉重和压抑。
游印天坐在书案后沉默不语,案上有三封摊开的信笺。刘成悟低头跪坐在左下首,看不见表情。白飞雪带苏莫进去安置她坐下后,在游印天的下首坐了,也不出声了。
就在苏莫有些沉不住气,想要发问的时候,游印天说话了:“师弟,你把事情说一遍给莫儿听。”
白飞雪点了点头,应了声,然后告诉了苏莫事情的经过。原来,本月三号的时候,在一次例行的晨会时,中军大将军李匡威突然向司徒泽恩发难,说接到线报,司徒家秘密和匈奴的大汗派来的特使会面,怀疑他们与匈奴在密谋什么对大盛不利的事情。另外有人举报,司徒家曾不止一次在江南一带大肆收购粮食、铁器等物品私下卖给匈奴。
匈奴历来是大盛的劲敌,一直以来都对中原虎视眈眈。几百年来两国边境的摩擦不断,大大小小的战事时有发生。原本历史上从汉武帝元鼎年间到汉元帝建昭三年,匈奴已经基本灭亡。但西汉自汉宣帝以后就没好皇帝了,特别是经过五百年前哀孝帝刘欣时期的战乱、崩裂,大汉国力日渐消退,再也顾不上匈奴了,所以经过几百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匈奴再次壮大。(匈奴再现属于虚构)
但即便如此,大盛也一直以来都对匈奴采取打击其贸易经济的手段,严令禁止任何人与匈奴交易、往来,特别是关于武器和粮食的交易,更是被视为叛国行径。
现在李匡威当着众大臣说出这番话自然震惊朝野,因为有私卖粮食、铁器两项指控,朝中的大臣说话前也都变得小心谨慎不少。若李匡威说的是实话,那司徒家可就是叛国罪,是要诛连九族的,这个时候和司徒家扯上关系可不得了。一时间,朝中大臣人人自危,生怕自己被牵扯进去,敢为司徒家说话的人也寥寥无几。
刘长彝本不太相信司徒家会做出此等逆天之事,但架不住李匡威的信誓旦旦、言之凿凿,再加上司徒泽恩有些闪烁其词,当下心中疑虑大增,允了李匡威要前往司徒府找证据的请求。且说李匡威领了皇命,在邱得志陪同下带了大队的御林军浩浩荡荡的来到司徒府,在邱得志的眼皮子底下从司徒泽恩的密室中搜出四封与匈奴来往的书信,并在密室中找到一名隐藏其中的匈奴人。
这下司徒泽恩百口莫辩,再说什么刘长彝也不信了。很快司徒家上上下下数千口人都被关入大牢,司徒泽恩和司徒勤更是直接被关入天牢。他俩被关入天牢后,李匡威更是陆续从司徒家的产业中找出和匈奴勾结的证据。至此,次案基本上属于铁板上钉钉了。
司徒泽恩明知道自己是被陷害,却无力找出证明清白的证据,更推不翻李家的指控。其实司徒泽恩在李匡威开口的那一刻就知道司徒家完了,他和李匡威同朝数十年,怎么会不了解李匡威这个人呢?对于他的野心也早就了若指掌。别看李匡威是个武将,却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相反,他为人十分心细、谨慎,从不打无把握之战,出战前必定是知己知彼,做好一切部署。所以,他打战几乎从没输过,屡立战功,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称号。这次李匡威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这番话来,肯定是有备而来的。
做官嘛!特别是做到司徒泽恩这样高的位置,都不会干净到哪里去。司徒泽恩和匈奴是肯定没有勾结,但家里还是有不能见人的东西,这些东西被翻出来,日子也不会好过,所以这也是司徒泽恩犹豫的原因,却不料此举让刘长彝生疑,从而引来杀生之祸。关在天牢中的司徒泽恩就等于没有了牙齿的老虎,无力回天,就连他的解释皇帝也不愿意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