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坐定,宫宴就正式开始了,歌舞、杂耍让人看得应接不暇,本以为看完这些也就可以跪安了,哪知却还有后续节目。
皇上素爱联诗做对,提意道:“北征初胜,朕又添皇孙,甚喜,今恰逢中秋佳节,月圆之吉照,宴上众多皇戚才子,朕欲借机考之,众卿以为何?”
众朝臣忙应答:“皇上圣明!”
魏丞相出主意:“众子颇多,才学却是参差不齐,今日皇上左右人数均等,何不让左右打个擂台,双方互出联子,出得好、答得妙则为胜者,即可展现个人才华,也可博于众乐。”
皇上首肯,沉吟半刻道:“今日喜庆,众子须以此为意,对之,优胜者,朕将重赏之。”遂命魏丞相出题。
却听魏丞相道:“宴上少年才俊济济,老臣有意让后辈对之,不知端木太尉以为何?”
魏丞相不亏为当朝文官之首,未多做考虑,便不声不响将了端木太尉一军。其实左侧以魏丞相为首,右侧以端木太尉为首,所谓的左右对擂,说到底不过是端木家与魏家之争。
今日的宫宴,皇上明摆着给足了太尉府面子,多少让这位老臣谋国的魏丞相心中不快,想那端木娴不过是侧妃名份,如今却也坐在太子身侧,且身怀龙种,倍受尊宠,如何叫他安得了心?
魏丞相这一招确实高,今日左侧文官居多,且他魏府本以文治国安家,想来府中众子也是文才出众的,而端木太尉这一边,却以武官居多,太尉府素来又是以武治国安家,从哪一方面看,魏丞相都占了先机,可以说是胜券在握,自然是有恃无恐了。
端木太尉站起身来,向皇上一躬道:“皇上圣才,既有如此雅兴,臣怎敢不从,当令众子一展才学,以博圣悦。”
话立刚落,便听魏丞相之次子魏植英道:“植英不才,献丑了,我出:春雨新龙角。”
便有右侧吴太常长子答道:“秋风振凤毛。”
皇上点头道:“尚可。”
接着又听魏植英出口:“吉门沾泰早。”
却见端木秀缓缓站起来答道:“仁里得春多。”
皇上道了一个:“好!”
魏植英又道:“日月恩光照。”
这次却是端木枫立起而答:“乾坤喜气多。”
皇上淡笑道:“甚好!”
魏植英缓缓而坐,又见魏植英之弟魏植春朗朗接道:“日丽风和人乐。”
端木枫淡笑无波,道:“国强民富年丰。”
又听魏植春道:“人寿年丰福满。”
端木秀接道:“花香柳绿春浓。”
正待对方再出头联,却听魏植春躬身请命道:“皇上,联对子易得,臣愿以诗词对之,以速分胜负。”
皇上道:“也可,今日月明秋爽,众子可以秋、月为诗,五言七言诗体不限,得胜者有赏。”
皇上应允,便听魏植春道:“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端木秀略一思量,便吟道:“海雨洗烟埃,月从空碧来。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前一首诗虽好,但两首诗相较起来,后一首明显更对应时景。
魏植英不甘势弱,长吟道:“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端木枫轻轻一笑,缓缓吟道:“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两首都是好诗,前一首寓景更深,后一道念情更远,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片刻,却又听得魏丞相一方新封头名状元常少寻吟道:“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