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的这一番话语,也让拘摩罗王再一次陷入了思考。是呀,这王玄策毕竟是一个异族,虽说带着大唐联军入了这五印度,但毕竟不能长久。况且象军自从成军到现在,都不曾有战败的实例;这阿罗那顺之象军是自己的两倍,王玄策即使再有谋略也不可能轻易战胜。况且这阿罗那顺又是亲自出击,如若其真的一战定乾坤,以后在这五印度必定是名声大振。虽说自己不曾将其放在眼中,但是他毕竟派遣太子亲自为质,看来也是很看中这份情谊的。既然其用真心待我,那我也得多多少少表示一下不是,做个顺水人情,也好不被别人抓住口实,落下话柄。
故而拘摩罗王经过这一番思索之后就说到:既如此,那就有请贤侄在我这迦摩缕波国好吃好喝好玩,本王自会遣一上将,领精兵一万以助你父王如何?”
听得此番话语,普拉摩也是颇为欢喜,又是长长一揖,躬身施一大礼,以谢拘摩罗王合舟共济之恩。听到大王如此之一番话语,夏尔马也是一愣,连连的摇头;但是介于以往之惯例,大王决定了的事情,其也不好再辩解些什么……
于是乎,阿罗那顺,又将得到一支精兵强将;但是这支精兵,真的能够帮助他实现打败王玄策的梦想吗?这似乎是一个未知的问题……
历史性的大决战似乎就这样开始了。
王玄策也深深明了,既然这阿罗那顺能够亲自领兵,前出这茶馎和罗城,就说明了他已经抱定了共存亡之决心。
而阿罗那顺这一生,似乎还未尝败绩;虽说他已经好多年未曾领军出征;但是此次出征,亦如当年那样雄风再现。高昂的气势,争取一举定乾坤!
到底鹿死谁手,也未可知……
战争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兵器的发展史;当兵器没有代差的时候,谋略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砝码;可是当兵器出现了代差,这种代差,似乎就决定了战争的基本走向……
编者说:第二卷快写完了,半月之后,即将开始第三卷,求支持,求推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