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司马文壁嘴上的笑容又蓦地消失,那天在小阿房,司马文壁也清楚的记得,风小莫临场发挥,也作了首《女儿娇》,同样是一首《女儿娇》,但是内容却相差千万里,这诗情才华,也相差了千万里。
很多人都以为,风小莫这首新作的《女儿娇》是自己事先作好塞给她的,连沈玉儿都私下里问了自己好几次。每次搪塞过去之后,自己的心里却不自禁的要疑惑,因为只有司马文壁自己才清楚,他给风小莫的那些诗词里,根本就没有这首什么《女儿娇》。
自己本来和父皇说好的,到时候找一个简单一点的题目,都是在司马文壁给风小莫诗词范围之内的,到时候风小莫只要随便背上一首,博个才女的名头,炎宗皇帝就趁机给她封个郡主,这样一来,也好为以后赐婚的事情做个准备。
可是,任谁也没有想到,风小莫赐婚的事情闹的朝中好多人都知道,沈府一势更有很多人都觉得很不服气,这本来好好的程序,被太后和那个什么大臣一搅,居然就偏离了原来的安排。就在司马文壁为风小莫暗中焦急的时候,风小莫居然,就那么顺顺当当的作出了一首《女儿娇》,一时间这文采震惊全朝,连炎宗皇帝都连声叫好。虽然很多人都暗中猜测这是司马文壁的功劳,可只有司马文壁知道,这首《女儿娇》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既然没有,那么这首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风小莫自己作的,还是其他人帮了她,凭她身边的人,能作出这样一首诗词来的人,恐怕也就只有……
目光不禁又瞟向司马文止的方向,他和风小莫的关系向来不错,而且论文采,能帮风小莫的人,也恐怕只有他了。
被司马文壁一直盯视的司马文止,现在却并没有感觉到司马文壁心中所想。他现在,也在心中不住的惊诧,惊诧刚才邀明月的这支舞,不仅仅是因为邀明月的舞姿太美,舞技精进,还有因为那首舞曲,司马文止清楚的记得,他之前有听过。
那时候风小莫还在宫里,不过是一次晚宴,司马文壁瞅着风小莫似乎喝的有些多了,歪歪呼呼的也不带着人,就一个人出了门。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太放心,鬼使神差的就跟了出来,一直悄悄的随在她的后面。
风小莫喝的果然是有些过了,歪歪扭扭的就往池塘边走,哼哼唧唧的也听不清在说些什么,但是到了池塘边,看着天空的一轮明月,风小莫昂着头,居然就看的有些呆了。
那首诗,司马文止就是在那个时候,看着风小莫一手指了天上的明月,一边念了出来。念完之后,她就坐在了地上,低声的抽泣了起来。那时他第一次听到这首诗,从来没有听过的一首诗,从风小莫的嘴里念了出来,不是邀明月的这般美伦美奂如仙子下凡,却是风小莫从来都没有表现出来的哀伤,还有无奈。
风小莫会念诗,虽然奇怪却很美,他老早就听过一次。所以面对这么美的诗,他心里虽然吃惊却也并不十分奇怪,当时最触动他的,还是风小莫语气里的那种哀伤和无奈,风小莫也会哀伤,也会无奈,这,就是他当时的感觉。
但是今晚的这个舞曲,却和风小莫的那晚念的那一首有点不同。只有一点,不过是一个字,司马文止清楚的记得,风小莫那天晚上念的,她说的是“我欲乘更归去”,而邀明月的这首曲子,不是归,是追。
一字之别,给司马文止的感觉确实天差地别。邀明月说追,就似她是人间的一位仙子,要追随那美丽的月亮而去。而风小莫说归,司马文止记得风小莫那天在池塘边,那迷蒙的水雾托着风小莫的飘飘的衣衫,就像她本就不是这世间的人,随时会乘着那风飘飘而去一般。
那一晚她再没有平时的嬉皮笑脸,就像一个精灵一般,在他的眼前现了原形,让不远处的他心中一直紧紧的提着,唯恐她真的会在他眼前消失了。
也是从那一晚开始,司马文止在心中自责,他不应该把风小莫从樊城带到上京,就如她一直说的那样,樊城本就是她的乐土,她本就是一个长着樊城的精灵。
是自己把她带了出来,然后让她有了哀伤,然后让她有了无奈。那时他才知道,原来那么爱财爱玩爱热闹的她,本来也是极不愿意过来的。
不愿意来上京也来了,从来都无文采的人也能吟出这样的诗词来,风小莫啊风小莫,司马文止本就觉得很是奇怪的一个人,现在,他的心中更是疑惑了。
为什么邀明月的舞曲,也是这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