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大人回去了?”
“废话。不回去哪有后边儿的事儿啊!”
“你们别吵,听娟姐说!”
“嗯!张大人确实跟着回府了。可是人家是跟着族老后边直接去了族老家,压根没进自家的府门。然后没两天,张家就将王夫人管道宗祠去自省了,而王夫人身边的得力的下人都被打发了!”
“啊!”娟姐的话音刚落,引来一片惊叹声,没想到王夫人这么惨啊,闹的是凶了,这回里子面子都没了。
“娟姐厉害,这么隐秘的消息你都打听到了!”有人更惊讶于这位娟姐的小道消息之多之准,每次聚会都能听到不少劲爆的八卦。
“呵呵!”娟姐只是笑,并不说消息的来源。面上一丝小得意,心里则再想我坚决不告诉你们我家每日送菜到厨房的菜农提供了无数绝密的小道消息。
如果这位娟姐实话实话,恐怕那位菜农就甭想在京城混下去了。不过这也说明大户人家的厨房也是很容易走漏消息的地方,这位娟姐决定了,回家之后就要整顿大厨房,一定要安排口风严谨的人管着厨房……
“红袖姐,你说这个女子学堂能开成吗?”有人问窦红袖,大家都把窦红袖当做万能的了!
窦红袖无奈一笑,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即使早年行走江湖有些见识,可也不是万能的啊!“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我想着如果是圣上想办的事儿,至今还没有办不成的吧?”
窦红袖这话倒是提醒了众位夫人。自圣上登基以来,还真就没有什么他想办却没办成的事儿!回家一定要提醒夫君要全力支持这个女子学堂的成立啊!
幸福社的成员多数是年轻的妇人,成婚没有多久或者孩子很小,一点儿也不担心这会儿就要送到女子学堂去。再说等孩子大了,那女子学堂要不就撤消了,要不就推广了,对自己是一点儿影响都没有的。
所以说圣上为什么对幸福社的存在持默许态度呢?完全是因为幸福社的某些活动中无形的帮助了圣上推行心政策啊!
而在珙县,女子学堂办的算是红红火火的。早前,女子学堂仅招收了十八个女孩子。不过经过半年多的教导,这些女孩子跟过去是大大的不同了。
耀华主张实用。因为珙县的女子学堂多数是平民的女孩来接受教育,所以重要的是教会这些女孩更为实用的东西,比如说识几个字不会被人骗去签了卖身契;比如一手好女红,既可以为家人量体裁衣,又能用绣品赚点儿小钱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比如一手好厨艺可以用平常的菜做出美好的味道,让全家身体健康,并且紧紧抓住男人的心;比如认识一些简单的草药,知道一些简易的方子以便突发状况可以处理……
耀华为了办好女子学堂而设想了很多情况,并且根据来就读的女孩的年龄来安排课程。年纪小的,可以更长时间的教导,那么以启蒙识字为主,稍大一些的可以在识字的时候兼顾技能,而年纪较大没几年就要出阁的,就以技能为主,辅以识字和算学。
课程的设置是合理的,请来教课的先生更是厉害。耀华为了办好学堂特意请来了自己的教养嬷嬷。因为这位嬷嬷年纪大了,有思乡心切,所以耀华出嫁后并没有跟在耀华身边。这回之所以能请来她老人家,完全是因为嬷嬷的家乡离珙县不远,加之嬷嬷对耀华的疼爱。
而嬷嬷其实是做总教习的,女红、厨艺、药理护理这些也都请了专人,而识字和算学则是耀华亲自上阵了……
半年的时间让耀华总是感叹珙县的女孩们都好聪明,基本上是一教就会,特别是女红的课程上练习的绣品竟然还换了不少钱。这让本来不能在家帮衬家里的女孩们非常高兴。
之前就说过本次找来的女孩都是平民家庭的,平时在家也是帮忙干活的。这次家长能豁出去让女孩上学堂,这让这些女孩既开心又忐忑。如今女红能换来银钱帮衬家中,女孩们觉得自己在学堂的底气更足了!毕竟自个没有因为不能在家帮衬而吃白饭嘛!
至于厨艺课程上联系的结果就用来改善这些女孩的伙食了,所以半年下来,这些本来在家中黑黑瘦瘦的女孩都大变样了。
特别是那几个在十二岁以上的女孩,一出门的言行举止就是比照珙县最有权势的李家的姑娘也是不差的。
所以快过年,学堂放假之后,这些回到家中的女孩真真是让媒婆踩烂了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