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良好的班风,任课老师都喜欢在他班上上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提高了,也都对于志坚的班级管理交口称赞。由于当时这所学校地处偏僻,领导频繁更换,所以管理混乱,校风差,教学质量低。像于志坚这样的班级管理基本上是一花独放,其他班和他的班相比反差太大。因此,开学没多久,教师子女或亲属都要求转到他的班上。
学校每周召开一次教职工例会,领导安排部署后就各自为阵。教师呆在家里办公,自由度很大。每天有上课的、串门的、逛街的、还有在菜地里干活的;尤其种菜是学校的一大亮点。菜地多,并且蔬菜都长得非常好。这是因为校园面积大,空出来的地方也就多,教职工的房前屋后等到处都有教职工开垦的菜地,就像农民的责任田一样看谁种得好。不论是一早一晚还是上课中间,经常都能看到有教职工在自己菜地里干活。一天,于志坚的邻居体育教师郭同海跟他说:“于老师,你刚来没有一点菜地,挺可怜的,我的菜地给你划一块。”于志坚说:“郑老师,谢谢你的好意,我不要。你看,我一个人,也不做饭,不需要种菜,也没时间种。”“于老师,你看,你不会算账吧,你开个小灶,自己做饭,多省钱呐,你看有几个人在食堂买饭吃的。工作嘛,你干得完,现实一点。”“行,以后再说吧,谢谢你的关心,郭老师。”
学校这么差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于志坚历历在目并且有点不可思议,一上来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但这没有使他气馁和随波逐流。他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是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再去不断地改变环境。他面对现实,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对班上所有学生每人建立一个档案,内容包括学习成绩,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爱好等;将优、中、差的学生相互组合在一起,建立互帮互学小组。从一开始就认真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能等到考试后再去发现落后的学生,不能等到学生滑到不可救药的边缘再去关心。他提出要预防落后,不能等到落后。课堂教学他采取学生预习授课方式,上新课学生必须预先自学,预习后再授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有目标地学,从根本上实现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互动。他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作业,课堂作业当堂训练,当堂完成。课后要求上交的作业,必须按时上交,一个都不能少,请教别人也是进步。批改作业是一个又花时间又枯燥的事情,不管多忙,他都认真批改,按时反馈给学生,并且持之以恒。这样,通过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于志坚的踏实肯干,刻苦钻研业务,工作作风过硬,各方面工作都走在前面,没有多长时间,就得到了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的好评,在北岗四中就小有名气。
自从开学上班之后,于志坚就忙个不停,一心扑在教学育人上。时间很快到了年底,他给他母亲承诺的年前选个日子结婚的事还没办,心里在想,就利用新年元旦放假给婚事办了,这样也不耽误工作。
十二月初,他利用一个星期天回到了老家,把他准备结婚的想法和母亲进行了商量。赵雪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她早就盼望这一天,这也是她目前最操心的一件大事。母亲同意之后,他就去找曾秀丽。曾秀丽星期天也回到了自己家中。他就到曾秀丽家,和曾秀丽及其父母一起商量了他们准备结婚的事宜。二老都没意见,很通情达理,还考虑到年轻人工作忙,要求婚事一切从简。
于志坚就和曾秀丽商量,在新年元旦前约一个时间进城去一趟,简单地买一些结婚必需的用品。曾秀丽说:“你刚到那里,不要随便请假,最好是利用星期天去。”“秀丽,你说得对,我们就利用星期天去。”
十二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他们二人来到了县城。按规矩,男方要给女方一大笔钱,叫彩礼,供女方结婚买东西用的。曾秀丽舍不得花于志坚拿的钱,只买了一套衣服和一些日用品。她非要让于志坚多买一套衣服,考虑他原来就没有一套像样的衣服,又加之现在上班接触人又多,也该好好的“武装武装”。
有情人终成眷属。一九八五年元旦,于志坚和曾秀丽正式举行了婚礼。他们的婚礼非常简单,于志坚这边就安排了几个人骑自行车代上陪新娘子的年轻女子去了曾秀丽家,这就是接新娘子的车队。这天,曾秀丽就穿了一套新衣服,上衣是红底紫花色薄棉袄,裤子穿的是深蓝色的,脚上仍然穿的是运动鞋,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打扮了,基本上和往常一样。走时,曾秀丽也不坐车子,自己也亲自骑自行车一同到了于志坚家。之后,按照当地习俗举行了结婚典礼仪式。到了晚上,于志坚的朋友们都来了,一是庆贺;二是来热闹热闹,这里叫闹房。这个叫新郎新娘谈谈恋爱经过,那个叫新郎新娘喝交杯酒;这个向新娘子要喜糖吃说吃了牙不疼;那个向新娘子要烟抽说格外香。他的农民朋友赵金德说:“志坚,你们岁数都不小了,不说多生,应该快生,最好是“跨门喜”。大家笑声阵阵,热闹非凡。大约十一点左右,人们才慢慢散去。
这天晚上,他们两人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同床共枕了。曾秀丽紧紧地抱着于志坚长出了一口气说:“志坚,我们可解放了。”于志坚有点惊讶地说:“秀丽,谁压迫我们了吗。”“我们自己压迫自己呀,你想想这些年我们受了多大的束缚啊!”于志坚明白了,说:“都怨我了,也是为了事业有成嘛。”曾秀丽又贴着于志坚的耳朵不小说:“志坚,我们赶紧要孩子吧。”“行啊,听你的。”两人放开了手脚,不再像原来那样担惊受怕受着束缚,尽情的享受着新婚之夜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