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有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几乎所有的读者都会对正在消逝的事物抱有极大的兴趣。(小说首发)目前的图书市场几乎找不到没有被出版的题材,现在的书就是整合资源,就是狠做概念,《正在消逝的地理》就是基于精品内容基础上的一个很好的概念。其次,增长读者的知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正在消失的地理不是一般人随便可以读到的。第三,提升读者的品位,本书人文,情感,绝不说教。卖资讯的书很少畅销,最好的只不过是常销,而卖情感、精神的图书不仅可以畅销还有可能常销。本书具有厚重感,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最后,目前国内正在兴起一股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体比较感兴趣,可以吸引媒体来宣传。”
可可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而且说得那么流畅,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
张铁军不置可否,问大家道:“有什么不同的意见都说出来。”
蔡芩芩道:“怎么定位你所谓的正在消逝的地理?我怎么觉得它像是一本学术书?要知道学术书是根本卖不动的。”
可可解释道:“这里的消逝不仅仅指具象的消逝,也是指原有文化原有特色的商业化、变质、或者毁坏。这里的地理不是某一个地方,而是一种地理文化、地域文化,地理记忆。正在,两字让人触目惊心,表明这是一种现在进行时态;消逝,是一个看似不太激烈的动词,但却充满了伤感的味道;地理,不再是具象的专业名词,在这本书里,它更象征了人文地理——地域习俗、民俗、文化现象。正在消逝的地理——由三个独立的词组合起来的书名,并没有危言耸听的意味,它既不是预言,也不是暗示,而是一个准确、客观的描述,含有警示和忧虑的味道。所以它并非学术书,而是一本深具品位与人文气息的地理文化读本。”
从可可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可可对这个选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张铁军很满意,又看了看发行总监,问他有什么看法。